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艾蓓 通讯员 张雅洁)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2亿元,增长13.3%,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消费品市场实现平稳开局。
据市统计局统计分析,一季度,全市城镇实现零售额69.35亿元,增长13.3%;乡村实现零售额13.67亿元,增长13.7%。餐饮收入15.89亿元,增长37.1%,较上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实现商品零售额67.13亿元,增长8.8%。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7.21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9%,增长16.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分别增长16.8%、24.3%和15.8%。消费升级类商品持续增长,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书报杂志类、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55.9%、47.1%、23.9%、17.5%;家庭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家具类、五金、电科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3%和20.6%。一季度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68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12.0%,增长20.3%,汽车消费也拉动了成品油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54亿元,增长19.0%。
在消费品市场发展中,限上企业受经营成本上升、融资难、人员流失等问题,发展受到制约,同时新兴业态发展不足,“互联网+”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成为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要积极支持贸易企业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把国家相关减税降费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在简政放权、创新支持等方面,强化对贸易企业扶持,降低企业负担,积极支持商贸企业发展。要加快发展商贸新业态,推动零售企业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时尚消费等新型业态转型。通过引导鼓励实体企业与电商企业合作、创新城市商业综合体个性化发展等方式,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确保现有消费热点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做好农贸对接、农工对接、工贸对接,降低企业成本,助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抓住精准扶贫,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消费,拉动消费增长新动力。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推进在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方面转型升级,不断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升居民消费层次,改善消费结构,让“健康、绿色、可持续”成为消费增长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