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博 石为径)一堂堂生动的党课在返乡党员中不断开讲。“这次党课让我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深刻理解,尤其是实施乡村振兴,更叫我心潮澎湃,我要努力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中坝村流动党员谢贤主,在听完县委书记讲的党课后激动地说。这是我市在春节期间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一个缩影。
我市紧紧抓住春节流动党员集中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创新开展一次走访慰问、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开展一次专题教育、举办一次集中培训、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弘扬一次新民风、建立一份电子信息档案、开展一次入党积极分子排查的“八个一”工作,让广大流动党员再一次接受党的十九大精神洗礼,使流动党员真正“回家”。
备足“情感大餐”,流动党员暖了“心”
“祝大家新年新气象,健康平安幸福常伴。新的一年里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有困难要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先联村支部书记易国三,大年三十在村“网络党支部”流动党员微信群里发送了语音消息后,这个有13名流动党员的微信群当即热闹了起来……
春节期间,我市深入开展流动党员走访慰问活动,1700多个镇村党组织及其书记和班子成员,与返乡流动党员一对一、面对面谈心谈话3000余次,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听取对党组织和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引导他们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开展走访慰问2000余次,发放慰问金52万余元,慰问品2000余件,传递党的温暖。对未返乡的流动党员,采取寄信、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联系沟通,给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开起“学习小灶”,流动党员充足“电”
连日来,各县(区)、镇(办)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党建联系点和包联村,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主要内容,为5000余名流动党员“开小灶”讲党课800余次。
我市还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网络党支部”、“安康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补课和教育辅导。组织集中收看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座课件1200余次,组织收看《旬阳县神河镇道德评议会纪实》和《道德评议的力量》专题片1300余次,教育引导党员做出移风易俗承诺,带头践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要求。
拧紧“管理阀门”,流动党员连上“线”
“听取了支部工作汇报后,村里的变化让人激动,我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石泉县汉阴沟村流动党员郑成树说。
我市各党支部主动召集返乡党员召开组织生活会,交流思想,推动流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运用“网络党支部”确保未返乡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会。目前,1800余个党支部组织召开了2000余次组织生活会。
为流动党员及时换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电子信息档案,“一对一”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沟通联系渠道,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创新设置驻外党组织,保证将每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组织有效管理,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同时,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考察了解、党员群众推荐等渠道,在外出务工优秀青年中确定557名入党积极分子,由村支部确定专人跟踪培养,引导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搭建“服务站台”,流动党员归了“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对此充满期待。”镇坪县牛头店镇前进村流动党员张登洋说:“党的好政策让我回乡创业信心更足了。”
我市各级党组织根据流动党员的创业就业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集中培训800余次,多渠道地为流动党员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提升流动党员的就业能力、创业本领和维权意识。及时告知家乡发展环境和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外出务工党员观念新、信息灵、关系广的优势,为家乡发展送信息、引资金、办企业。目前,全市外出流动党员为家乡带回先进技术和信息1100多条。积极创造优惠条件,加大对返乡党员的创业扶持力度,提供技术支持,鼓励和引导流动党员献智献力、发挥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最大合力。目前,有1000余名外出流动党员有意向回乡创业,以实际行动反哺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