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康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投资措施,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着眼点,以服务追赶超越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1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9.32亿元,增长24.1%,增速居全省各市区第1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2.03亿,增长23.5 %。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主要特点
(一)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33.86亿元,增长42.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19.14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19.02亿元,增长21%。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2016年的10.8:20.7:68.5调整为12.5:20.4:67.1,一产比重明显提升,二产、三产比重分别下降0.3、1.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工业投资稳中有降。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17.9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0.3%,增长21.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完成10.27亿元,增长31.7%;制造业完成179.9亿元,增长2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27.77亿元,增长9.7%。
(三)民间投资活力提升。2017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514.15亿元,增长23.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8.4%。
(四)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快增。2017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26.78亿元,增长34.8%,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3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五) 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持续发力。2017年,全市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完成93.04亿元,增长28.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8.3%提升至8.7%。
(六)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再添新动能。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投资完成102.61亿元,增长56.9%,占全部投资比重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1-12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33.66亿元,增长61.8%,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15.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新开工项目支撑不足。2017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636个,比上年同期新开工项目增加149个,增长10%,增速比三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开工项目储备不足将难以支撑全市投资稳定增长。
(二)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待售压力加大。201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3.87亿元,下降1.3%,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6.5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面积达到144.56万平方米,仅增长6.3%,而待售面积高达35.79万平方米,增长13.1%,去库存任重道远。
(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速、比重双双回落。201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投资138.82亿元,增长18.8%,比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13%,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四)到位资金持续偏紧,投资保障力不足。2017年,全市投资项目本年实际到位资金932.5亿元,增长18%,增速低于全市投资增速5.5个百分点,资金保障仍显不足。从应付款看,全年建设项目的各项应付款合计178.47亿元,增长27%,增速快于本年到位资金9个百分点。各项应付款保持较快增长,也反映了项目建设单位的资金紧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