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英正准备着一天要用的食材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兴朋)在汉滨区张滩街,沿着邮局向前再走二十米有一家“后记蒸面”铺子,专营蒸面、扯面,早上还捎带着卖馍馍,店子里只见女主人调蒸面、拉扯面、弄菜夹馍、卤鸡蛋,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事,偶尔忙不过来稍微等一下,只见她飞奔似得跑过来,即使已经秋天也能看见汗珠在她脸上闪烁。
陈宝英,今年41岁,丈夫张会彦,42岁,因为遗传有高血压导致半身不遂已有6年,家中还有65岁患有高血压的老母亲、今年刚上大学的女儿和还在上初中的儿子。家里除了要供应丈夫和母亲的日常医药费、女儿每年30000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要偿还往年建房、治病欠下的几十万元巨额债务,一家人的生计全部落在了她肩上。生活艰难、人虽柔弱,但她迎难奋进、奔向好生活的精神头儿却不输好男儿,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一片天,她是好媳妇、好妈妈也是脱贫致富好榜样。
她是好媳妇:对丈夫精心照顾 不离不弃
1997年,21岁并已经在城里打了三年工的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刚刚高中毕业风华正茂的他,几个月后两人结婚,第二年女儿出生,有了小生命,小夫妻整日笑的合不拢嘴,但是也有忧愁。丈夫遗传有高血压做不了体力活、也没学过致富技术,婚后就是在工地当个小工挣些零碎钱,大的开支完全是靠她当姑娘时积攒的打工钱。夫妻俩就谋划着到城里开了家扯面店。生意做了一年多,迎来了第二个宝宝,为了迎接这个小生命餐饮生意也只得停了下来。
2004年初,离别了儿女和父母,夫妻俩到广东打工,但是4个月后丈夫因为肾积水又不得不回安康治疗。她先是花光了辛苦打工挣来的一万多块钱,最后又借遍亲朋凑了20000多元,这才将丈夫从病床上拉回到健康生活中。病后,为了让丈夫更好的调养身体,她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活并于2005年再下广东挣钱养家,一直到2009年。2010年又回到家里开了现在这家店。但是,2011年,正当事业稍有起步的时候,不幸又降临在了这对年青夫妻身上。丈夫因为高血压导致脑出血,虽然抢救及时但最终导致半身不遂和二级残疾,这次治疗又向亲朋借了40000多元才将医疗费凑足,这让家里雪上加霜。生活艰难,但她咬牙坚持,他对丈夫呵护有加,不离不弃,不仅让他重新站起来,也让他有了生活的自信,现在丈夫不仅是店里的“店小二”、采购员还是负责每天为儿子送饭的“外卖小哥”。日子虽然清苦,但是小夫妻的脸上从不缺幸福的笑容。
她是好妈妈:宁肯自己多吃苦 也要儿女多读书
2004年当夫妻俩为了生活而第一次与7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分别时,陈宝英心里不是滋味儿,尤其是刚刚三岁的儿子,爱抽风,分别时她刚刚从医院将看病的儿子送回家就匆匆的踏上了南下广东的征程。2005年,治好了丈夫的病,为了养家、还债和一双儿女的未来,他们再次南下广东。在车间里,高强度、快节奏、重绩效的工作也阻挡不住对儿女的思念,每个月一发工资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家里寄钱,每每最揪心难过的就是电话里孩子喊妈妈的时候、就是孩子头疼脑热自己却不在身边。
她最想的就是让一双儿女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有人说家里都这种境况了,让娃读几年书将来受不了骗就行,早早的出来给家里帮忙,也少了一大半负担。她只是不言语,她不止一次对孩子说过:“妈可以苦些累些,但是你们一定要读书,这样将来才不会像我这样这么辛苦”。她确实是这样做的,生意难做,现在竞争更加激烈,每天连续高强度的劳动但休息时间却连6个小时都没有,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张罗,这一忙就是几年,为了这个家和儿女的未来,她还要像这样再忙碌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今年7月,已经复读一年的女儿因为种种压力高考失利,当别人劝她放弃的时候她却毅然咬牙凑足了20000多元的学费,将女儿送到学校。女儿有她的倔强和不服输精神,进校半年不到就凭着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国家奖学金,还把学业、社会实践搞的有声有色。“我自己辛苦十几年,但可以让让娃幸福一辈子”,这就是她的“座右铭”。
她是好榜样:不等不靠 自主脱贫
陈宝英个子不高,但不服输,有股子倔劲儿,她不向生活、不向命运低头。家庭再困难、生活再艰苦从没有退过一步,虽然有政府帮扶,但她不等不靠不向政府要,撸起袖子艰苦创业奔小康,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和拼劲儿撑起家里一片天。
2010年,看到因为自己外出而“失职”于一个母亲的责任、看到长的“麻杆儿”似的两个孩子,她坚决回到家里“要照顾好孩子”,夫妻再次回家创业开起了餐饮店,才起步生意不好做。家里也是一团糟,四个人挤在一间屋里,连个厨房也没有,电动车和零细家具堆了一屋,有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可急死了人。2013年,就在别人等着政府“送房”、干部“送小康”的时候,她却坚决推掉了老房子,四处筹借了20多万元硬是建起了新房。2016年,家里因病因学被纳为贫困户,她说,政府已经让家里享受了很多扶贫政策,现在还要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好生活。同年,她还申请了50000元小额扶贫贷款,用来装修店面和购置新的餐饮用具,用她话说就是:“生意不好做,把店子收拾好点儿,再辛苦点,争取早点过上好日子”。
其实她要做的还有很多,女儿刚刚上大学,儿子马上要上高中了,母亲和丈夫日常吃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加上压在身上的债务,她还要和丈夫再辛苦远不止十年。但是,倔强不服输的她,肯定会把这生活过得更好,因为她相信,最难熬的时间都熬过来了,后面还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