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诗璜)五一期间,伴随着“中国.石泉第二届云雾山之春”大型文化旅游活动的拉开,石泉县蚕桑文化园也正式开园啦,首批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和石泉本地市民对石泉蚕桑文化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
蚕桑文化园分为养蚕坊、蚕桑文化室、缫丝织造坊、鎏金蚕丝绸馆、蚕桑博物馆等五大部分组成。养蚕坊成列着养蚕三脚架、养蚕箔,墙壁上悬挂着小蚕箔,小蚕箔背面贴有古代养蚕的图画。蚕桑文化室进门就是用竹简画介绍蚕宝宝的一生,从卵、幼虫、蛹、成虫的4个生长阶段,紧邻墙壁上是图文并茂介绍蚕的一生、蚕宝宝一生、一至四眠蚕的古体诗、采桑大起、浴蚕下蚕喂蚕、上蚕炙箔、下簇择茧、石泉蚕茧大丰收盛况、蚕的身体结构。在缫丝织造坊房屋中间再现了远古时期,先民们用脚踏缫丝车缫丝的场景(铁锅中正蒸煮着蚕茧,一根根蚕丝正从蚕茧上剥离通过纺车抽丝剥茧的过程),人工织布机(织布机设两块棕片,采用平纹交织,以彩条为主的手织布。织出的成品制作衣服、被单等生活必须用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手操作,体验古代穿梭织布的艰辛与乐趣。在鎏金蚕丝绸馆呈列着蚕丝被、真丝服装、睡衣、围巾、眼罩等真丝系列产品,蚕丝被制作现场演示,工人师傅们认真回答着游客的各种问题。新开发的桑叶面条、桑叶茶、桑叶饼干、桑叶面膜、桑叶粉等桑叶系列食品,游客一边品尝着桑叶饼一边听工作人员介绍桑叶饼的制作方法以及桑叶系列产品的保健功效。在博硒桑椹酒红酒、桑椹白兰地、桑椹饮品等桑椹系列产品前,游客喝着博硒桑椹酒,工作人员认真介绍桑葚酒的制作方法和保健功效,LED大屏滚动播放着石泉蚕桑产业的纪录片和蚕桑丝绸宣传片,置身其中吃着桑叶饼干、品着桑椹酒、喝着桑叶茶、听着宣传片、看着真丝衣、摸着蚕丝被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让游客在感受蚕桑文化的过程中,认知了石泉蚕、桑系列产品,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县桑、蚕制品的知名度。在鎏金蚕丝绸馆正对面是放大几十倍的鎏金蚕雕塑,雕塑正下方镌刻着“鎏金蚕的渊源”。
绕过鎏金蚕雕塑最后来到蚕桑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仿蚕茧外形的服务台,从大厅的右侧悬挂着“前言”,介绍石泉兴桑养蚕悠久历史以及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作用,不愧为是“丝路之源 金蚕之乡”,迈入桑树造型的绿荫小道,第一眼看到“千年蚕桑传史话”介绍嫘祖开始的蚕桑文化渊源,在走廊的墙上分别挂着“桑林古歌”、“嫘祖养蚕缫丝由来”、“嫘祖的故事”、嫘祖纺丝情景再现、“蚕事民俗”、“开蚕门”、“皇帝钦赐鎏金蚕”、“鎏金蚕”、“子午古道”、“社公爷”雕像、“子午古道示意图”、“金丝玉锦满京华”、丝绸制品样品展示、二楼是精心布置用展板展示的分别是:天成丝业有限公司介绍、蚕桑业发展目标、蚕桑产业一体化、强村大户建设、蚕桑品牌推广、蚕桑文化旅游、“开蚕门”民俗文化活动、蚕桑基地布局、石泉蚕桑大数据、石泉县蚕桑产业链条结构示意图、现代缫丝工艺流程示意图、蚕桑产业的徘徊不前、恢复发展、逐年恢复、蚕业回升、快速发展、突破发展、历史沿革、蚕丝织就幸福家、辉煌罗马、西域之疆、欧亚之交、河西走廊、辉煌丝路通罗马、丝绸之路路线图、立体浮雕的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以及出口的用塑料折簇、方格簇、草龙簇上的蚕茧,一路走来,通过展板、实物、浮雕等手法将石泉蚕桑产业发展、蚕桑文化乃至丝绸之路展现在人们面前,不但是游客更是我们每一个石泉人了解蚕桑、知晓蚕桑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石泉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普及的场所。
蚕桑文化园的建成和开放,不仅是追溯石泉蚕桑丝绸历史文脉,普及蚕桑文化与科学知识,更是展示了石泉蚕桑产业的发展成就,以蚕桑文化园为契机,寻找石泉蚕桑产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的新机遇。
朋友们,抽让我们点时间带着爱人及孩子,一起走进这座浓缩石泉蚕桑文化的殿堂,去阅读一部“蚕”与“丝”的故事吧,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