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一个新任图书馆馆长的“书香”实验
2016-08-1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35588305_14709576885781n.jpgvU3安康新闻网

一个经费不足、读者罕有光顾的市级图书馆,如何开拓书源,将读书变成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vU3安康新闻网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 何双 实习生黄骋俐vU3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习惯步行上班。在他的印象里,一年前去市图书馆报到那天的路程尤为漫长。vU3安康新闻网

55岁的李焕龙心里清楚,自己还有两年就退居二线,安康市文广局文艺创作室的岗位可能更适合自己。然而,一纸任命书把他派到了安康市图书馆。vU3安康新闻网

作为当地的“文化人”,在安康生活了32年,李焕龙却从未踏入过安康市图书馆,那座印象中灰色的三层小楼,“以前只偶尔在那个院子里参加过活动”。 vU3安康新闻网

安康的文化人圈子就这么大,路上不断接到老朋友、老同事的问候电话。“啥,去图书馆啦,在哪呀?”“安康市图书馆?我咋不知道在啥地方?”“不知道!”“没去过!”vU3安康新闻网

开始李焕龙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不常去,是因为家离安康学院图书馆近,大家都没去过,这就怪了。” vU3安康新闻网

没记错的话,图书馆边上有家饭馆一直很火,李焕龙一一回复,“就是‘陕南香’边上那个门口进去。”大家的回复令他更加心生悲凉,“什么,那不是饭馆的停车场吗?”“哦,就是我们经常停车的地方啊!”vU3安康新闻网

踏进静寂的院子,“书香没有酒菜香”,李焕龙很茫然,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服务场所,这么没有“存在感”,自己能带来多大改变?vU3安康新闻网

这些问题深深刺痛了李焕龙,成了他一年来最大的心病。vU3安康新闻网

……vU3安康新闻网

时间转到今年7月14日下午,沥沥拉拉的小雨下了整整一夜,洗去了安康多日来的燥热,市图书馆二楼会议室里挤满了前来参加读书会的书友们,仅能容纳30多人的开间里座无虚席,仍不断有读者收了雨伞挤在门口,看看哪里还能见缝插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大椅子中间加个小凳子,小凳子之间又再挤挤。vU3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站在会场中间,不时看看手表,又环顾一下到场的读者,时而招呼一下熟悉的朋友。“这谁的包就不要占位置了,还有雨伞请放在门口。”从去年10月成立“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以来,作为倡导者,每场“约读”活动,李焕龙都会参加并主持,这样的场面往往会让他莫名感动。vU3安康新闻网

看着眼前不断踏进图书馆、走进读书会现场的读者、书友,这名倔强的陕南汉子平静地说道,“去年在这里,在任命现场,我说,要构建‘书香’社会,图书馆要积极搭建平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当好馆员,更要带头当好阅读推广员。”vU3安康新闻网

如今这才只是小小的第一步。除了感慨,更多是着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李焕龙说:“作为馆长,我有责任把图书馆的基础搭建好,在未来新馆开馆的那一天,大家看到的应该是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加书院’形式的公共文化阅读研究场所,而不是一栋钢筋水泥的空壳壳。”vU3安康新闻网

“200年欠账”逼馆长为人找书vU3安康新闻网

当李焕龙把“200年图书账”说给现场的观众时,许多人流泪了,“人们很振奋,有人鼓掌,有人跟我握手,还有人上来跟我紧紧拥抱……”现场一会儿就获捐图书500多册。vU3安康新闻网

窗外的小雨还在下着,不时有人走进图书馆一层的图书借阅室,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不大的开间里,十几个大型书架上摆放的多半是些陈旧甚至有些发黄的图书,拥挤的过道里,一张窄长的书桌占去了大半的面积。vU3安康新闻网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康。靠什么,靠有人读书,更要有书可读。”从上任第一天走进这间不大的图书借阅室,满眼沧桑让李焕龙心痛,更着急。vU3安康新闻网

“不到5万册的藏书量啊。”安康市图书馆按照地市级国家标准的二级图书馆建设,90万册藏书量才算达标,尽管政府每年都有15万元的购书款用于添置新书,但是要达到90万册谈何容易。vU3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算了一笔账:按市面上一本书平均价格33.75元计算,每年15万元购书经费只能购新书4500册,要达到90万册藏书量至少需要200年。“我等不到喽,来这里读书的读者们一样等不到。”vU3安康新闻网

能不能努力缩短这个时间距离?“不等不靠!不仅要用好这15万元。图书馆人更要做书籍的积累者,发动所有可以发动的力量,一起来缩短这个距离。”vU3安康新闻网

从读书会开始,图书馆一边努力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把读者请进图书馆,一边把写书人也一起请进图书馆,提出“安康人读安康书”。李焕龙解释,“知家乡事,读家乡书。热爱家乡,才能建设好安康。”于是,图书馆开始向当地作家群发出作品征集函。在安康谁出过什么书,谁的哪本书对安康意义重大,在电视台做过记者、搞过文艺创作的李焕龙心知肚明。vU3安康新闻网

按征集函要求,图书馆开展的“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安康当地文化图书,作者需无偿向图书馆提供每本书籍50册。“你捐我50本书,我们每本书读两遍,两个礼拜。图书馆会议室只能容纳30个人,但我们收集50本,一些放到阅览室,一些放在地方文献室。你愿意捐赠图书,我们会马上在安康当地信息平台上发布新闻,给作者颁发图书馆收藏证明。”李焕龙说,图书馆等于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图书推广平台,同时收集了大量地方文献,“双赢!”vU3安康新闻网

消息一出,有人震惊,有人说李焕龙把朋友不当朋友,更有人骂李焕龙“不要脸”,“你图书馆不来买我的书,还让我给你捐书,这是朋友做的事吗?”谁有非议,李焕龙就提前把下周约读的书送上门,周六更把他请到读书会现场做读书点评人,“哎呀,没想到,一场读书会下来,他就变成了图书馆活动推广人了。” vU3安康新闻网

连李焕龙自己都没有想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图书馆获得捐赠的安康本地图书达1000多册,搜集了将近200种图书,每种50本,涉及安康籍作家100多人。汉阴县作家陈旭伟捐书后,拿着那份收藏证书说,“我得过不少证书,这个最珍贵。”vU3安康新闻网

旬阳县作家赵攀强参加完读书会,主动捐出了250本自己的5部作品。当图书馆把他捐书的消息发布后,旬阳县图书馆就找到他问,为什么只给安康市图书馆捐,不给旬阳捐。“他说,安康市图书馆不仅搞捐书活动,还组织读书。我去体验了,这种形式真的很好。”就这样,在赵攀强的带动下,旬阳县9名作家分别向安康图书馆捐赠了一大批图书。李焕龙说,“27部书,很大的一笔呦。”这也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县级图书馆的图书推广活动。  除了在安康募集书籍,李焕龙还托西安文化界的朋友、老乡帮忙发动捐书。陕西文化网的总编辑秦岩被李焕龙的行为感动,主动邀请他在西安一个文化公益活动中做推广。当李焕龙把“200年图书账”说给现场的观众时,许多人流泪了,“人们很振奋,有人鼓掌,有人跟我握手,还有人上来跟我紧紧拥抱……”没想到,现场一会儿就获捐图书500多册。vU3安康新闻网

“西安求书”令李焕龙很振奋,“潜力很大啊!”趁热打铁,随后,李焕龙在秦岩和媒体的帮助下在陕西艺术馆又搞了一场募捐活动,现场同样非常热烈,获捐6000多本图书,“6000册意味着什么?一年的购书经费15万元,才只能买4500多本书!”借着兴头,当天下午,李焕龙又壮着胆子跑到三秦出版社找自己以前认识的一个编辑,听了情况,出版社领导二话没说就把他带到库房,“本来想着能给我们七八包书就很知足了,没想到一下子给了20包,每包都是30多本啊。”vU3安康新闻网

那天从西安回家的路上,图书馆那辆没少受累的三菱面包车被塞得满满的,后面还跟着一辆同样被装满的临时租来的货运车。vU3安康新闻网

也是从那时起,安康市图书馆馆长“西安求书”和“200年图书账”的故事传开了:宝鸡市岐山县的作家群听说了,捐了书;商洛市的作家群听说了,捐了书;西安市长安区的作家群听说了,也捐了书……vU3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说,“西安求书”最令他忘不了的就是71岁的朱文杰老人。vU3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记得,开始上西安求书主要是找老乡帮忙,老乡们在捐书的时候被朱文杰知道了,这名原西安市文史馆的老馆员托人转告李焕龙,“来西安时找我,我有书捐。”接到电话,李焕龙决定第二天就出发。vU3安康新闻网

腊月二十三,头天晚上大雪封山,高速路已被封。整个上午,李焕龙都在关注着天气预报,当中午广播电台播报“高速公路12点可以通行”时,李焕龙已经上路了。穿越茫茫秦岭皑皑白雪间,险情不断。下午4点,李焕龙电话里一句“我们到了”让朱文杰老人惊呆了,“您家门牌号是多少,我们马上上来。”老人后来说,他在窗前看到楼下踉踉跄跄连摔了两跤的李焕龙时,鼻子一酸眼泪竟流了下来。vU3安康新闻网

一进门,两人就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次,除了获赠300多本书,最关键的是老人通过西安市文史馆为安康图书馆捐赠了一套完整的安康市文史资料,“对安康市图书馆来说,这是一套极其珍贵的典藏。” vU3安康新闻网

这些没有任何仪式的“求书”“捐书”,让李焕龙内心充满温暖,他说,“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儿意味着什么!”vU3安康新闻网

为书找人的“周末读书会”vU3安康新闻网

在王蓝的带动下,她的父亲和公公也加入了读书会。“因为‘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她和两位老人就从‘父女关系’变成了‘同学关系’。”vU3安康新闻网

“2002年,张明俊担任安康市瀛湖镇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忠实履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职责,十几年如一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vU3安康新闻网

伴随着高亢的诵读声,报告文学《秦巴魂》开始在书友们中间接力。这部安康籍作家采写的长篇纪实文学,真实描写了原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党委副书记、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张明俊短暂一生的事迹。vU3安康新闻网

“读书会主要读四种书,中外名著、文化经典、上榜新书、地方作品。”李焕龙在开场时介绍,“安康人要热爱安康、了解安康、建设安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来读安康的书。”自读书会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读地方作品,除了陈忠实先生去世后的两个星期集中阅读了《白鹿原》。今天读的《秦巴魂》仍是一部地方作品,已经在读第三次了。” vU3安康新闻网

第一次读《秦巴魂》的时候,除了30多名书友,图书馆还特意找来书中人与大家一起阅读分享。第二次精读阶段,请来作者谈文学创作,并邀请当地文学评论家现场评点。vU3安康新闻网

经常参加读书会的人都知道,为了鼓励人们走进图书馆,“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每周一三五依托图书馆“两微一站”信息平台提前发出“约读”邀请,读者按照兴趣自由选择,每周六上午9点至11点在图书馆集中约读。vU3安康新闻网

会议室里抑扬顿挫的诵读声在继续……参加的有来自《秦巴魂》主人公张明俊家乡的村民,有中学教师、有社团里的朗诵爱好者。短短两分钟,大家用声音传递真情,获得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vU3安康新闻网

阅读分享应该是读书会最精彩的部分,每位参与者都踊跃分享了自己阅读部分的心得体会。“通过读书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村,了解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张明俊的先进事迹;对我个人而言,可以激励我接过张书记的旗帜,将我们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来自天柱山村的村干部唐振多次参加读书会,他称每次阅读《秦巴魂》,自己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vU3安康新闻网

安康市高新中学教师王娅莉是学校“读书吧”的创始人。因为喜欢阅读,经常参加书友的线上活动。当听说图书馆搭建的“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时,便把“队伍”拉到了图书馆。在她眼里,读书是高雅的交往活动,不仅扩展自己的视野,还可以找到阅读方法和学习路径。“读《秦巴魂》,让我学到不少纪实文学的写作方法。”vU3安康新闻网

分享中,王蓝有些激动,除了道出对书中人物的敬意,她更想表达读书会带给自己的改变。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的王蓝,一次偶然机会走进了读书会。她记得很清楚,那期阅读的是报告文学《1983安康大水灾》。作为80后,王蓝从没有想到山川秀美的家乡曾经遭遇过那场灭顶之灾,现场许多亲历者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令众多书友落泪。“我特别喜欢这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喜欢聆听别人的分享,能带给我很多启发。”王蓝说自己平时工作忙,没法静下心来读书,茫然时,更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来到这里,大家共读一本书,让我的生活充实了很多。”vU3安康新闻网

在王蓝的带动下,她的父亲和公公也加入了读书会,两位70多岁的老人,每期读书会都不落,“在这里读书交流,丰富了晚年生活,结交了不少书友,俩人看上去更精神了。”vU3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笑着打趣,“因为‘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她和两位老人就从‘父女关系’变成了‘同学关系’。”vU3安康新闻网

欢笑中、掌声中、诵读中、分享中,整个下午,浓浓的“书香”始终弥漫在不大的会议室里。vU3安康新闻网

图书馆不是“钢筋水泥的空壳”vU3安康新闻网

“图书馆要想获得存在感,就必须搞好服务;搞好服务的同时,就要下大力气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才能发展,只有发展了,图书馆才能生存得更好。vU3安康新闻网

安康市图书馆地处闹市,旁边饭馆越做越突出的门头招牌,把图书馆的大门已经挤成了窄溜溜小道,缩在里面不大的铁门上。“安康市图书馆”几个古铜色的字也已经锈迹斑斑。院子右手边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是图书馆新馆的建设指挥部。三层的灰色小楼,就是已经在这个院子矗立了32年的图书馆大楼,像大多数那个年代的建筑一样,古朴、小巧。vU3安康新闻网

“显然,这已经不适应现代图书馆的要求了。”李焕龙上任第一天就知道,担任图书馆馆长的主要职责里就有筹建新馆的任务。“年底就要开工的项目,可是新馆啥样我都不知道,怎么建?”问大家,都说设计已完成,“挺好的”,怎么好,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vU3安康新闻网

二话没说,李焕龙当天就上了西安,找到负责新馆设计单位了解情况,又跑到陕西省图书馆找专家请教。在陕西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司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的建议下,李焕龙决定上北京,上国家图书馆取经。vU3安康新闻网

一个图书馆管理的“新人”,一头扎进了专业领域,李焕龙很兴奋,除了国家图书馆的场馆设计,他觉得自己最开眼的还是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和各种专业研究讲座。借着兴奋劲儿,他搭上高铁,一个多小时跑到了山东,了解“图书馆加书院”的新型图书馆理念,“因为他们的‘书院’全国有名。”vU3安康新闻网

一圈下来,李焕龙收获满满,安康市“图书馆加书院”的现代化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在他的脑子里有模有样了。回到西安,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建筑设计人员马上按照新的理念重新设计,原来的小开间变成了既降低人员成本、又符合现代图书馆阅读模式的开放式大型阅读空间。国学文化、汉水文化、道教文化、慈善文化、茶文化等带有安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纳入,令书院理念思路定位清晰。李焕龙说:“公共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我们有责任将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积极传承推广。”vU3安康新闻网

如今图书馆生存普遍面临很多问题,很多大城市图书馆也不景气。但李焕龙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也领悟了其中的奥秘:存在、服务、创新。vU3安康新闻网

“图书馆要想获得存在感,就必须搞好服务;搞好服务的同时,就要下大力气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才能发展,只有发展了,图书馆才能生存得更好。”vU3安康新闻网

“安康市地处秦岭贫困山区,政府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投资2亿元建设图书馆新馆,每年拿出15万元购书经费,政府的责任已经尽到了。目前图书馆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有责任去链接社会,有义务发动社会力量来强化社会化公益机构。”vU3安康新闻网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吴兰曾是一名教师,有人羡慕她到图书馆得了清闲,吴兰苦笑。“每天工作忙得要命,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说给别人听都不相信。”吴兰说,“但是大家看到馆长每天比谁到得都早,比谁走得都晚,也就没啥怨言啦。”vU3安康新闻网

有人问,“焕龙,你只有两年时间,你至于吗?”李焕龙说,“两年后,我至少是:很放心。”他掰着手指头说,第一,一个新馆建起来了,安康大地上的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就立起来了;第二,带出一支队伍,阅读推广人的队伍,目前读书会分支已达39个。“这些队伍永远在发展,不管图书馆要不要它,它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三,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捐书,安康写书人和读书人关系密切了,关注图书馆事业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三件事做好了,做成了,不管谁当馆长,未来安康市图书馆,就不会是一个钢筋水泥的空壳壳。”李焕龙想象着自己退休的那一天,“钥匙一撂,头都不回地回家引孙子去哦!”vU3安康新闻网

下午5点多了,读书会的活动还在继续,书友们不愿意停下自己的分享,也还想听听更多人对书中人物的理解……以私企经营者群体为主的“兴邦教育读书会”负责人说,“在安康很难有一个机构能做到把我们这些热爱读书的人以读书会的形式组织起来,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也让自己的读书活动有了更高的目标。”清汉江影视公司读书会的负责人说,在“安康人周末读书会”的带动下,公司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做读书室,开展读书活动。vU3安康新闻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每个人带上火种在安康的大地上发力,组建队伍,与书为伴,与阅读团队为伴,与阅读推广人为伴,读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书香安康就建成了。”李焕龙开心地说道。vU3安康新闻网

晚上7点,“博阅学社”在图书馆专门腾出的那间活动室里,又开始了他们自己的读书、文艺表演等活动。“我们的生活因阅读而多姿,因博阅而精彩……”悦耳的诗朗诵飘荡在图书馆局促的院落里。vU3安康新闻网

雨停了,天色黯淡下来,远处的青山笼罩在浓浓的雾气里,夏风阵阵,舒爽无比。汉江边的灯火还未点燃,读书会的书友们有的继续着自己的“诗意”生活,有的已汇入城市的夜色中,融入柴米油盐的日子里。但“书香”,已让生活变得不一样。vU3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