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抓好干部“支点”“撬动”脱贫攻坚
2016-05-06  来源:安康日报

记者 于延琴 通讯员 丁关军 尤治斌 马艳KDq安康新闻网

1994年春,陕西省人民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徐山林在给《镇坪县志》题词时挥毫写下“小县立大志,奋力奔小康”8个大字。时隔22年后的今天,老领导的深情寄语正在被实现。KDq安康新闻网

镇坪县委书记罗万平直言,对全县“在2018年底基本实现脱贫,比2020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提前2年实现”的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因为“全县有一支素质过硬‘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该县正是抓住干部这个“支点”, “撬动”起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也因此,全县正在发生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KDq安康新闻网

 KDq安康新闻网

领导干部,先干一步,县委书记做起“媒婆子”KDq安康新闻网

 KDq安康新闻网

对于全县扶贫工作,作为县委书记的罗万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要求严,扶贫政策需要干部去落实,资金需要干部去分配,项目需要干部去推动,资源需要干部去集结,对象需要干部去走访,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干部的身影。扶贫工作能不能做好,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此,才能“带动整个干部队伍聚力前进。”KDq安康新闻网

正是抓住“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该县建立起“六个一”责任体系,“每个镇1名县委常委包抓,每个村落实1名县级领导包抓、落实1个驻村单位、落实1名第一书记、落实1支驻村工作队、每户落实1名帮扶干部”,并夯实县、镇、村“三级书记负责制”,确保全县43个贫困村4254户贫困户1.08万人有人抓有人管。KDq安康新闻网

罗万平称根据“六个一”责任体系,自己包抓华坪镇团结村,帮扶3户贫困户。“平日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上去看看!”经常去看的目的不仅是“联络感情”,更重要的是为贫困户“鼓气加油”提振“信心”,因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已使许多贫困户失去与生活抗争的信心”。KDq安康新闻网

家住华坪镇团结村今年77岁的黄顺勋,患有风湿病。其妻子饶青凡68岁,胳膊残疾。儿子黄再平40岁至今未婚,患哮喘病不能干重力气活。住房为土坯房,平日靠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KDq安康新闻网

对于这样一个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家庭,其帮扶人正是罗万平。“在多次交流后,黄顺勋一家慢慢有了干劲!”根据实情,黄顺勋被纳入“交钥匙”工程对象,今年9月前就可搬进新房。针对其意愿今年计划种植魔芋4亩,养鸡100只,养猪3头,镇上帮助其对鸡圈、猪圈、厕所等进行改造,县农业局负责提供鸡苗、魔芋种,并对其进行技术指导。KDq安康新闻网

“住房解决了,脱贫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脱单’问题!”罗万平笑道。经过县委书记等人“撮合”,“黄再平目前正在跟当地一女子相好”,自此“一家人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见人都热情多了!”KDq安康新闻网

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该县1612名干部与4254户贫困户“攀亲结友”,“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不仅改善了干部作风,更拉近了干群关系,“全县上下形成了一股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2016年脱贫10个村、3600人;2017年脱贫15个村、3600人;2018年脱贫18个村、3600人”志在必得。KDq安康新闻网

选好“一线主力军”,“五张清单”保证干部驻村选准落实KDq安康新闻网

 KDq安康新闻网

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镇坪县扶贫局长田辉称,要让全县1.08万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要打赢这场硬仗,足够的扶贫资金投入固然重要,没有训练有素、能拼善战、勇于冲锋陷阵的“主力军”不行。KDq安康新闻网

那么,谁是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战役的一线主力军呢?“村干部及对口、驻村干部无疑肩负重任。”KDq安康新闻网

脱贫攻坚,千头万绪,大量繁琐的事务最终都要落到村干部身上。没有村干部包括驻村干部在一线冲锋陷阵、真抓实干,脱贫工作就会落空。因此,该县“首先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其次是抓好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驻村扶贫干部!”近年来,该县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改变村干部选人用人的弊端和障碍,先后选配513名品行好、想干事的人才进入村两委“领导班子”,对8个后进村进行调整或改选,并加强学习培训力度,加大治懒、治庸、治乱频次,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级组织活力得到全面激活,催生了116名农村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呈现出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KDq安康新闻网

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每一个“精准”,都要依靠当地干部带领大家去实施,尤其是镇政府和扶贫干部,他们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组织者,更要选准人、用对人。那么如何管好扶贫联村单位和驻村扶贫干部?该县的作法是“考核”。KDq安康新闻网

首先选派什么样的干部驻村十分关键。是想干事、能干事的,还是不情愿、无能力、混日子的,效果会大不一样。“明文要求全县各单位必须将热爱农村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的年青优秀人才选派到扶贫村”,66名能实实在在为乡亲们脱贫领路的干部被选派到村。在此基础上采取定向派驻、岗前培训、定职明责、脱产扶贫等方式,确保扶贫干部队伍高效精准。同时推行“五张清单”制度,将扶贫对象、任务目标、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责任以清单形式交办到每个镇、村、户、干部。制定出台《脱贫攻坚督查考核问责办法》、《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和纪律规定》、《脱贫攻坚县委常委“三单”工作制度》,对脱贫攻坚的各个环节、各项任务、各级责任实行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跟踪式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相挂钩。对职责履行不好、工作开展不力的驻村工作队和扶贫干部进行通报并追究责任。”KDq安康新闻网

因为抓好了“一线主力军”这个关键点,2015年该县为民办实事达到1342件,为历年之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4604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在同区域县区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一。KDq安康新闻网

 KDq安康新闻网

选好“村头”当好家,第一书记驻村更“驻心”KDq安康新闻网

 KDq安康新闻网

做好脱贫攻坚任务,最终目的是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干部经常到困难群众当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生产,温暖他们的心灵,找到致贫的根本原因,激起他们致富的信念,只有彻底了解贫困群众到底为什么贫困,什么地方贫困,怎么样才能脱贫,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真正脱贫。镇坪县的扶贫干部,正是这样做的。KDq安康新闻网

2015年初,该县从各单位选派了45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要求干部“当官”更要“当家”。县政府办干部王安林便是其中之一,他被选派到曾家镇向阳村任第一书记。王安林很看重自己这个“第一书记”的身份,他觉得,正是这个身份,让自己沉下身子为群众干了些实事。KDq安康新闻网

向阳村是2015年镇村机构改革时由原光华村、向阳村合并的村,仅用了短短2周时间,王安林跑遍了全村245户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随之和村干部迅速研究制定出《向阳村精准扶贫规划》等,明确了全村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目标。在他的引导下,截至目前全村新注册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5个,全村新发展茶园400亩,新增养鸡、养蜂户5户,村民发展产业意愿强烈,向阳村亦成为该县今年脱贫村。KDq安康新闻网

“驻村更要‘驻心’!”王安林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如何当好第一书记的“秘诀”。得知村民王召芝被蜂蛰伤的消息后,王安林迅速赶赴医院守护直到其脱离危险,深夜离开时才察觉只吃了顿早饭。了解到村民叶章英家境困难不说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后,王安林想方设法争取张家港慈爱公益爱心人士对其进行助学资助。KDq安康新闻网

这样的事例很多。王安林认为只有真心对待群众,才会带着感情下乡,与群众交朋友、谈心事;只有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才会沉下去、摸实情、办实事,与村干部一道为民排忧解难,促进当地发展。真情实意、真抓实干,才对得起“驻村干部”的称谓,才是真正“助村”的好干部。KDq安康新闻网

朱兆兵对此深有同感。2015年6月,省司法厅干部朱兆兵被选派到曾家镇阳河村任第一书记。在9个多月的时间里,朱兆兵吃住在村,全身心投入,为该村制定形成了长、中、短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预计今年短期产业增收70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近3200元,“贫困村的帽子即将摘下”。KDq安康新闻网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身职能部门优势将阳河村纳入全省法律扶贫示范村,对一户因家属4年前外出打工意外死亡,对死亡原因鉴定有异议的案件进行“会诊”重诉。采取将涉农法律书籍带到村阅览室等做法,不仅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村“三委”依法治村水平,同时助力阳河村精准脱贫工作。朱兆兵这种“以心换心”的工作方式不仅获得群众认可,更获得2015年全省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KDq安康新闻网
 KDq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