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菜价上涨,市民往往缩量采购、精挑细选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潘润生 文/图)因工作原因,记者常在单位职工食堂用餐,对市场菜价波动并不敏感。时逢周末,准备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犒劳全家,没想到从市场采购回家的妻子进门就说“今年菜价不便宜!”
今年菜价到底贵到什么份上,为什么这么贵?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城区的几个菜市场。5月4日9点半的菜市场本该是热闹非凡,但南门菜市场蔬菜区的顾客却比菜贩少。在一个摊点上两位女士一边选菜一边感慨,今年菜真贵。正在挑菜的李大妈说:“以前我们说菜贵就吃萝卜英,可今年连萝卜英都1块5了!”。市民王女士指着手中的塑料袋说,就这4个中号西红柿就6块5呢(价格均为每500克)。
在兴安菜市场的菜贩张老板说,今年菜价贵,眼下还好一些,前一阵子顾客买葱都论根了。据他介绍,菜价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批发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眼下安康本地菜产量还没有达到最大值,由于本地菜不含保鲜剂所以价格也相对贵一些。当问到菜价什么时候能回落,张老板说,每年的菜价和肉价都会从前一年的中秋节上涨并高位持续到初夏,但是由于种植面积、天气等因素的变化也很难准确预测降价时间。
在静宁农贸市场,记者找到了市场的副总经理黄长江,据他介绍,蔬菜价格波动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菜价偏高主要原因是去年冬天低温造成蔬菜产区的大面积减产,包括我市的蔬菜生产也受到了冻害的影响。在该市场记者了解到,市民常买的豆芽、豆腐,都是2.5元每500克,据黄经理介绍由于该市场的菜价是城区最低的,记者专门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大白菜1.5元、黄瓜2元、土豆2.5元、大蒜5元、茄子6元、韭苔8元每500克。
之后记者来到了市物价局进一步了解情况。物价局价格监测科数据显示,我市今年3月份菜价犹如“过山车”,从春节过后到3月上旬价格是逐渐下降,从3月中下旬由于一场倒春寒,影响了蔬菜的生长、运输、存储,同时也使安康地产的季节性时令蔬菜延迟了上市时间,一些早春蔬菜甚至是绝收,加之进入春分前后,天干物燥,人们对蔬菜特别是绿叶类蔬菜需求增加,这样在短时间内蔬菜供需矛盾加剧,导致蔬菜特别是绿叶类蔬菜价格上涨。随着气温攀升,蔬菜的生长、运输步入正常,蔬菜供给增大,其价格将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