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安康市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
“网格化监管”即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将全市食药安全监管体系划分为四级“网格”。一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市网格建设及日常监管的组织工作;二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县(区)政府,管理范围为所辖区域,县(区)食安办、食药监管部门统筹协调辖区内食药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三级网格以镇(办)为单元建立,镇(办)政府负总责,镇(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四级网格内以村(社区)为单元建立四级网格,设立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在每个村聘任1-2名专(兼)职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由村(社区)管理,协助县、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管。
我市食药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分为安排部署、体系建立、全面实施、总结完善四个阶段进行。力争在2016年底前,全市全面建成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网络,形成“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食品安全办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基层监管网络完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打通我市食药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实现食药安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无死角的立体监管模式,为我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