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山城人为峰
——白河县以道德榜样引领社会价值导向纪实
通讯员 张吉彩 阮郁 汪银春
3月25日,第四届白河县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22名寻常百姓站在了这座城市道德建设的最高处。
回望过去:全国劳动模范高远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王定学,全国医德标兵陈绪武,全国美德少年吴俊,中国好人聂国松……一项项道德榜单上,都有白河人的身影。
人无德不立。秦楚边城代代传承的道德基因,让这里的人民在崇德向善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而水色白河虔诚坚守的道德信仰,更使一位位模范人物在道德文明的天平上傲首挺立。
模范不模范,群众说了算
“十几年间风雨无阻走过无数条乡间小路,工作勤恳、乐善好施,李正海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我要点个赞!”
“王重阳医术高、医德好、热心肠、有担当。我虽常年在外务工,但他的事迹我知道,我要给他投一票。”
“百善孝为先。邱德芳的孝心值得嘉奖,乐观的生活态度值得称道,她是我们的骄傲!”
……
第四届白河县道德模范公示期间,广大群众纷纷给熟悉的候选人留言评论、投票点赞。
谁有资格参选道德模范,谁能最终当选道德模范,群众掌握话语权和决定权。但推荐谁,需说出子丑寅卯;反对谁,也要有理有据。
磨坪村的岑道贤是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她的入选历经村、镇、县“三级评选、三轮公示”。首轮村民代表推选,岑道贤和另外4位村民被提名。如何取舍?村民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摆事实、比奉献,岑道贤获得众人首肯,荣登村级公示栏,接着她又在第二轮全镇评选公示中脱颖而出,随后通过第三轮县评委会的实地考察、综合评定,再经纪检、计生、综治三项鉴定、媒体公示、文明委会议审定等程序,最终岑道贤才名列荣誉榜单。
这只是历届道德模范产生的一个缩影。每两年举办一届的评选,其报送、考察、筛选、公示等环节均公开透明,严格把关,凡遇群众反映问题一经查实,当即取消候选资格。“在已举行的四届县级道德模范评选中,我们不定模范名额,不讲平衡照顾,只看是否立得住、传得远,从400余名候选人里共评选表彰65名,这些模范人物已然成为各镇各部门引以为傲的名片。”县文明办负责人说道。
前有引领,后必赴焉。得益于以道德精神颂扬和道德模范培育为导向,白河的“好人效应”已成燎原之势,“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积极搜集好人线索,建立“白河好人库”,广泛宣传好人事迹,积极向上级推送。近年来,全县4人登上中国好人榜,6人登上陕西好人榜,9人荣获安康市道德模范称号,11人荣获安康好人、最美安康人荣誉称号。
——西营镇天逸社区依据仁、义、诚、敬、孝五个类别评选先进,双丰镇按照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评选模范,仓上镇在全镇范围内评选“最美仓上人”。
——县总工会、团县委、妇联等部门积极牵头评选“劳动模范”、“创业标兵”、“白河好少年(青年)”、“最美家庭”、“医德标兵”等。
模范精神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
早春微凉。西营镇栗园社区人潮如织,翘首等待一场“道德盛宴”。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拉开活动帷幕:自编自演的各类节目,用百姓语言,夸身边好人、说生活好事;本镇道德模范登台讲述自己的故事,凡人善举赢得阵阵掌声;普法宣传、健康教育、文明风尚、精准扶贫等培训寓教于乐,传递着文明新风;32名先进人物荣获表彰,激励群众“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
模范事迹唯有广为知晓,才能引领社会风尚。白河因地制宜,将道德讲堂、新型农民大培训、先进事迹巡讲等活动整合开展,使模范精神不断升华发酵。
在茅坪镇枣树社区,“善行义举榜”是美丽乡村上的一道风景,引来过往群众围观点评。社区每季度定期召开乡风文明评议会,让先进典型登上“文明新风”、“社会公德”、“创业能人”3个“红榜”,将群众反映的不文明现象、不道德行为登上“黑榜”,通过表扬先进与通报反面典型并举,强化激励效应。
“群众都想在红榜‘亮相’,但上榜必须事迹感人,众人信服”,联村干部候德胜说:“人人都怕上黑棒,因为丢不起人。”目前,全县118村(社区)均已建立善行义举榜,各中小学校、企业、机关及窗口单位的善行义举榜正在逐步完善中。
狮子山广场上,“婆婆就是妈”的话语划破宁静。孝老爱亲模范纪大英二十年如一日独自照顾失明婆婆的视频短片,引得围观群众陷入沉思,纷纷落泪。模范事迹不仅要让群众听到,还要让群众看到。通过拍摄视频短片,再现模范生活点滴,让人们深深体会到:道德不是高不可攀,贵在坚持平凡善举,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模范。
“厚德白河”建设如火如荼。模范先进事迹宣讲报告团,深入各镇各部门巡回宣讲;文学爱好者深入采访,撰写人物故事,出版《时代先锋·道德专刊》;文艺社团积极创作,将模范的感人故事搬上“群星有约”的舞台……群众无论是在广场健身,还是在田间劳作,都能耳濡目染,接受教育。
做模范不吃亏,当好人有好报
每逢阴雨天气,聂国松腿病就会发作。因勇救落水儿童,他落下病根儿,但从不后悔,因为“白河好人”不吃亏。2013年,聂国松被授予第三届“见义勇为”模范称号,除发放专项奖励资金,县上领导还时常前去慰问,并协调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股股暖流激励聂国松不断当好人、做好事,又相继荣获“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荣登“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
2015年10月31日,县上领导冒雨前来慰问的画面,永远定格在白河高中学生吴俊的脑海里。既要照顾残疾父亲,又承担繁重的家务,功课时常落下,老师们便利用休息时间帮其补习,学校还为其免除全部费用。纷至沓来的关心和鼓励,让吴俊笑对人生苦难,愈发刻苦学习。
通过建立完善关爱帮扶道德模范的激励机制,对各类道德模范的工作生活状况摸底调查,并动态掌握道德模范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对生活困难的模范予以帮扶,对身患疾病的模范安排救治,对缺乏创业资金的模范发放贴息贷款。高规格礼遇道德模范,让好人有好报已成为白河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共识。
向上向善向美,共建好人之城
怀抱病婴在冰雪中奔跑3公里的好民警杨忠毅,拾金不昧的环卫工人陆财凤,孝心少年程彩莲,好“的哥”张小义……2016年初,陆续涌现的“白河好人”,把道德绵绵不断地书写在朴实厚重的土地上。
支鹏, 90后民警。今年3月12日晚,宋家镇一农户家中的煤气罐燃烧,冒着随时爆炸的危险,他奔入厨房,抱出燃烧的煤气罐。当人们问他害怕不,支鹏说:“当时没想别的,只觉得自己必须上!”
“典型效应”不断催生“群体效应”。
得知贫困学生小马身患白血病,白河艾美士餐厅经理王贤磊,自发组织义卖,3天筹集善款2.3万元。白河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刘宏波,不仅带头捐款,还将消息发送到“白河人在西安”微信群,不到半月筹集善款35万元。团县委只有5名干部,却利用新媒体宣传募捐、回复网友评论,并捐款3000余元。
白河闲置物品之家是连接贫困家庭和爱心人士的一根纽带,门前总是车水马龙,不是好心群众提着大包小包来,就是志愿者们将物品搬上运送车辆。2015年,余莉等一批志愿者利用微信群和QQ群,呼吁人们捐出闲置物品,送给有需要的山区群众,人们纷纷响应,县财政局还协调出旧车库作为存储用房。
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今之白河,群众和谐互助,干部敬业奉献,企业诚信守法,学生尊师敬老……人人当好人、行善事,用看似平凡无常的“小善之砖”垒砌 “大爱之城”。自2009年以来,全县累积产生县级以上道德模范102人。2016年3月,继龚新彩、刘建国、聂国松、秦军荣登“中国好人榜”,耿正秀和周祥胜再次入围“中国好人榜”。一位模范舒展一面旗帜,一批典型点亮一座灯塔,山城白河在道德的浸润中,释放出高耸云天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