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踏寻大山里的精灵之音——平利弦子腔
2016-01-30  来源:安康电台

“十二五”期间,我市采取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措施,使我市的文化品位和根脉得到了有效提升和保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利弦子腔。gwN安康新闻网

走进平利县文化馆,清亮婉转的弦子腔从弦子腔及汉调二黄班社传来。今年67岁的班社社长王和林正在一旁组织大家排练。唐天子(仓):“传圣旨谁敢违抗......这是第一句,哈哈,唱出来感觉很有气势,自然而然把人的精神就带出来了。”gwN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弦子腔及汉调二黄班社于2015年6月挂牌成立,和王和林一块儿排练的,还有班社的十几位喜欢吹拉弹唱的艺人们,他们大多是原来县上汉剧团里的职工。73岁老艺人李谦诚:“那要是没有班社的组建,弦子腔即将要失传了。所以我们这个班社,包括汉剧班,我们及有人演唱,还组建了乐队,现在有好多学生也愿意接受。”gwN安康新闻网

除了平利县文化馆设立的弦子腔班社,在平利县城关镇,还有着3位省级传承人的“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 社长吴成全是我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平利弦子腔第五代传承人。踏入牛王班社的大门,眼前挂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平利弦子腔》”的皮影戏台很是吸引人,戏台后面挂满了各种各样角色的皮影人物和其他道具,吴成全拿起一个骑着战马的皮影给我们介绍起来:“这个角色在我们唱的弦子腔戏里是帝王将相时代,登台拜将元帅的装置,你看他头戴的是盔、身披的甲、背的帅旗、骑的是战马。”gwN安康新闻网

吴成全高兴地说,这些皮影都是2015年平利县文化馆新配置的,平利县文化馆还给班社配备了乐器、道具、音响等文娱设施,牛王班社也从一个草根班社变成了传承和发扬平利弦子腔的传习所。gwN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负责人黄安平:“弦子腔这块,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给补助了100多万项目经费,用于购置皮影等演出器材以及班社平时的演出费用等。希望咱们弦子腔班社逐步走入更大舞台,能走出去,让外地人知道,让全国人民知道。”gwN安康新闻网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彰显安康地方文化特色的平利弦子腔、汉调二黄、紫阳民歌、旬阳民歌相继被国家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各类传承基地100多个。安康非遗项目先后亮相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北京八大处茶文化节、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安康小场子远渡重洋,先后在维也纳国家音乐厅、德国、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等进行文化交流演出。gwN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