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网讯( 通讯员 郝黎俊)“请你们帮我找找,我装着十六万的背包不见了。”10月15日17时许,正在值班的安康站派出所民警刘保华接到了旅客王某的求助,接报后民警迅速出动,经过半小时的努力,终于为旅客找回了所说的“十六万元——三张珍贵的凭据。
原来现年52岁的陕西平利老人王某常年和妻子在榆林煤矿上打工,多年来老两口省吃俭用攒下了16万元。今年出于妥善保管的需要,王某将其中9万元,分批存到了家乡的信用社,又将另外的7万元借给了外出做生意的邻居,并将分别存有5万、4万的存款凭证和邻居借款后打的欠条放到家中。国庆期间,王某和家人商量,担心家中长期没人这些凭据被盗,专程向矿上请假回了趟老家,打算将三张凭据带至榆林自己的出租房看管。15日下午,王某会购买了从安康至榆林的4904次车票。在安康车站候车时,老人因为上厕所,将装有自身全部家当的深蓝色帆包放在了车站候车室二楼的椅子上。不想从厕所回来,却发现自己的帆布背包不见,着急的他第一时间向民警报了案。民警刘保华带着队员在按照老人说的情况在候车室一边仔细寻找,一边向周围旅客询问,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将背包找到,原来就在王某去厕所期间,一名来候车的旅客因为没有座位便将老人的背包放置到对面的椅子旁,王某并不知情,便发生了后来的误会。
拿到包后,为了核对物品,王某在民警的见证下,拆开其用针线缝制的严严实实的背包,取出最上层的衣服,在背包中间将用塑料袋包裹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家当”,打开一看,正是老人所说的一张4万、一张5万的信用社存款凭证和一张7万元的欠条。看着自己的“家当”失而复得,老人专程到旁边的商店买来东西向民警致谢,民警刘保华婉言谢绝了,并将老人安全护送上已经到站的4904次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