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单
说起曹建堂,在安康城“老年体育界”知晓率很高,他65岁任市直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14年以来,把老年体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门球、乒乓、棋牌、太极拳(剑)、舞操、空竹、柔力球7个专项协会相继成立,注册会员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人。
9月23日,记者前往市直老体协采访,王信维、李剑涛、赵家昌3位副主席向记者讲述了曹主席的故事。
“曹主席比我大10岁,可是为了老体协的发展四处奔波的精神头儿,我赶不上他”。这是原市直老体协副主席、门球协会会长王信维对曹建堂的评价。
王信维说,老年体育活动要长期坚持,就得要有经费支持。在曹建堂的带领下,大家到处奔走请求资金援助。“而这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当我跑不动、不想跑的时候,都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质问我:“比你大10岁的曹主席天天都在跑,你为什么停步不前?”在他的带领和大家努力下,十余年来,每年活动的经费基本得到了保证,而他自己却从未报销一分钱的个人费用,包括车费和电话费。
曹建堂作为老体协主席,却是一位长者般让人舒心的人,一点架子都没有。门球队练习时,球员衣服随身物品堆在场地角落,他赶紧想办法筹了点钱买了柜子,让球员十分感动。在公园搞体育活动,70多岁的他亲自站上了高桌布置会场,现场的人惊出了一身冷汗,同时也感到了这股“不服老”的力量。
市直老体协副主席、空竹协会会长李剑涛对曹建堂的评价是,“退休后比退休前忙,现在当名誉主席比当主席时还操心。”
早在1993年,市直老体协就成立。当时,参加活动的主要是离休老干部,人数不多,活动项目也仅限于门球、登山等。2000年市直老体协换届时,市领导物色到了曹建堂,他没有推辞,欣然受命。这十几年里,曹主席仿佛是一刻不得闲,不是工作忙,而是为了老体协的事情主动奔走,“找事做”。
十四年的付出,曹建堂做出的成绩已获得省、市有关部门好评。市直老体协先后被省老体协、省体育局表彰为“老年体育先进单位”、“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曹建堂个人也被省委老干局、省老体协、安康市人民政府、市委组织部表彰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陕西省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陕西省老体工作先进个人”、“安康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原市直老体协副主席、通讯组长赵家昌认为,曹建堂对老年体育的认识十分深刻,“他在社会上广泛呼吁,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和单位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运动治百病,全社会都不能小看老年体育。随着老年人群体日益增多,老年人的养老、社会工作问题也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老年人,运动更具有特殊意义。
如今,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无论是在公园、城堤、路旁还是小区绿地,慢跑、太极、舞蹈、体操、空竹、陀螺等体育运动随处可见,我市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已成为全民健身的一支生力军,引领了我市群众体育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