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林
我在高中读书时期,组织过一些爱好文学的“发烧友”,自己手抄办了一本纯文学刊物,叫《小荷才露》。曾经在全校传阅,有过不小的轰动。这就是我文学的初梦,或者叫初恋文学缪斯女神。
从事教育工作之后,我就爱上教育事业,一生教书育人无愧于心。教书,多数教的是语文,从一年级的a、o、e,到九年级的《醉翁亭记》,我都轮回循环教过,虽不算“桃李天下”却也弟子几千。那时国家教育部门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起步作文”。说实话,那时候的语文教材内容较单一,编排较古板,趣味较单调,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更何况让三年级的娃娃写作文,真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记得第一节作文课上,我给孩子们在黑板上写出《春天来了》的作文题目,就袖手旁观了。孩子们看到作文题,个个伸舌头,愁眉苦脸,憋了两节课,也没憋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来,气得我脸红脖子粗。第一次失败的作文教学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事后我认真反思,对于刚刚起步作文的孩子们,要引导,要写“下水文”,要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这样一步一步把孩子们引上作文之路。
“下水文”,也叫教师的范文。写好“下水文”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是教好学生作文的“看家本领”。试想一下,古今中外、从古到今,多少文人骚客的作品,都是从“仿写”到“创作”最后形成“个人特色”的三个阶段,孩子们的起步作文也是如此。总结了第一节课失败的原因,开启了第二堂作文课的尝试:第二堂作文课之前,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春天,提出来几个简单问题:“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说什么?”课堂上,我一边引导,一边让孩子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孩子们有话可说了,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争先发言。之后,我在黑板上写道:“春天来了,花儿开啦,小草慢慢地绿了。小河的水涨了,清了,小河哗啦啦,唱起春天的歌儿。田野里,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孩子们睁大惊喜的眼睛,默读我的“范文”。
有了这篇“范文”,又有了孩子们自己观察出来的东西,《春天来了》这篇作文非常成功。在作文讲评的时候,我把优秀的作文在班上朗诵,同时悬挂在评比栏上,孩子们作文兴趣上来了,他们都喜欢我的语文课和作文课。看到孩子们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我会心地笑了,从此我坚持我的作文教学程序:引导——范文——讲评。
2002年,国家开始实行《新课程标准》,教育的春天来了。《新课程标准》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走进课堂,这个时候我的作文教学,在坚持写好“下水文”的同时,倡导孩子们多征订课外读物,多看课外书籍,把读物、书籍里的好文章也作为“下水文”,认真学习,吸收精华。课堂上让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下水文”进行相互交流,一时间,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了。
我觉得好的“下水文”就投递给报刊。记得我给九年级孩子带语文课的时候,写了一篇《童年的时光》发表在《安康日报》“香溪”副刊上,我把报纸让孩子们瞧。看到了我的成果,孩子们兴奋不已,个个争抢报纸,先睹为快。这下还了得,我在孩子们心中成了他们崇拜的“作家”了,纷纷把他们自己创作的小诗、小文拿给我,让我给他们修改、投递。
文字正如天上的星星,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摘下来,来点亮孩子的艺术星空,点亮学生的文学前程呢?语文老师就是那一位摆渡人和点灯人,把汉语言文学绵绵不绝地传承下去。说来真巧,有几个孩子的作品还真的在《安康日报》副刊刊登。我把孩子们发表出来的报纸,张贴在“光荣榜”上,如同一枚炸弹,顿时在校园乐开了花。一时间,喜欢写作的孩子越来越多,课余时间我的办公室围满了前来要求指导作品的孩子们,我乐此不疲,一个一个指导。
我不断地读书、观察、思考、创作,每年都要在报刊上发表几十篇作品,拥有了一大批崇拜的粉丝。若一段时间忙,没顾得写作,就有粉丝把电话打进来询问情况,我便找借口,对方便说,某省长比你忙多了吧,人家还坚持创作古诗词哩。我无话可说,从此再忙也要坚持创作。
在教研组工作的时候,我还主编一份内部交流刊物,刊物中设计了一个“师生园地”的栏目,专门发表师生的文学作品。拙作也在此刊物上刊登,权当“范文”吧。刊物的不断出版,大大激发了全镇师生的创作激情,有许多师生的文学作品,从内部交流刊物走出安康,翻越秦岭,走向全国。他们打趣地说,一本本刊物、一篇篇“范文”成为他们攀爬文学的阶梯。我感到欣慰,这就是写“下水文”的力量,这就是“范文”的能量,一旦开启他们创作灵魂之门,他们就会走向广阔的文学天地。
我的读书、生活、思考、创作,一点都不敢怠慢,在文朋好友的指导下,我给《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开始投稿,先后在“大地”上发表了《幸福花》《梦萦镇坪》《红红的春联,红红的日子》《油菜花开》,其中《幸福花》被许多媒体、网站转发,上了高考中考模拟试卷,《红红的春联,红红的日子》编入《人民日报教你写文章》,有幸成为其他省市小朋友的“下水文”。我在网络上查了一下,全国许许多多的孩子,模仿我的《红红的春联,红红的日子》进行创作,他们的模仿作品也纷纷登上了网络或者报刊。我想,写“下水文”示范影响力之大,力大无穷,其乐无穷。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从这些孩子们中间,会走出文学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