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全市中小学生主流身心健康,但升学压力仍是最大困扰——安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研读
2021-08-05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田丕 通讯员 周诗雅dmV安康新闻网

国家统计局安康调查队6月底在我市开展了抽样调查,随即出炉的报告显示:安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发展较好,中小学生主流身心健康。其中,最大困扰仍是升学,“关于学习方面的心理辅导”是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86.2%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dmV安康新闻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基于这个意义,安康调查队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安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能。dmV安康新闻网

1.学习引发的心理问题成为中小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dmV安康新闻网

报告显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呈现三个特点。dmV安康新闻网

一是城区学校配备情况优于乡村学校。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安康市城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情况优于乡村学校。在全市90所城区学校(含小学、初中、高中,下同)中,89所学校配备有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率为98.9%;505所乡村学校中,456所学校配备有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率为90.3%。dmV安康新闻网

二是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成主力。在全市595所学校中,仅有兼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为513所,占学校总数的86.5%;有1名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有22所,占学校总数的3.7%;有2名及以上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有10所,占学校总数的1.7%。dmV安康新闻网

三是高中、初中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情况优于小学。从学校类型来看,初中(含9年一贯制学校,下同)、高中(含完全中学和12年一贯制学校,下同)心理教师配备情况优于小学。在全市412所小学中,372所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配备率为90.3%;在全市149所初中里,有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的学校有141所,配备率达94.6%;全市34所高中里,32所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达94.1%。dmV安康新闻网

为进一步调查安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安康调查队选取学校教师、中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心理辅导呈现“三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三特点”;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两难”。dmV安康新闻网

“三化”主要体现为: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和机构规范化。dmV安康新闻网

内容多样化是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由学习引发的心理问题成为中小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据调查了解,“关于学习方面的心理辅导”是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86.2%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51.7%的学校设置了“健全人格培养”心理教育课程;开设“人际关系指导”“情感教育”的学校分别为41.4%和31.0%;“性心理教育”辅导项目的开设率为3.5%。dmV安康新闻网

形式多样化是在心理辅导形式方面,安康市某小学探索出“家庭、学校、班级、少先队四级联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健康课、教师、团队辅导、咨询室、网站为辅导载体”的“一心五式”心理辅导方案,培训效果较好。另一小学在高年级试行“导生制”,即把各班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分包给各任科教师,由他们配合班主任教师专门负责对学生帮助、教育和心理疏导,改善其不良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收效良好。dmV安康新闻网

机构规范化。汉阴某小学成立积极心理发展中心,配备专职心理教师3名,兼职教师1名,具有国家资质的女童保护课程讲师8名。同时,牵头全县31名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成立“教育心理委员会”,将心理健康工作辐射于全县学校、党政机关、乡镇社区。宁陕某中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管理,设置了“生命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高考减压”等10个子版块的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dmV安康新闻网

“三特点”表现在:身心健康呈主流;学习压力大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因;向朋友倾诉成为缓解心理压力的主渠道。dmV安康新闻网

在此次调查的中学生中,身体状况“健康”或“良好”的学生占93.5%,身体状况“一般”的6.5%。认为自己心理状况“非常健康”或“比较健康”的占96.8%,“不太健康”的仅占3.2%。dmV安康新闻网

在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超过七成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是主要因素,超过四成学生认为“睡眠不足”影响其心理状态,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家庭亲子关系紧张”“挫折适应性不佳”也是导致他们心理压力大的重要因素,近一成的学生因为“校园霸凌/孤立”而倍感压力。dmV安康新闻网

随着中小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迅速发展,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感大大增强,相互倾诉成为缓解负面情绪的主要途径。据调查显示,67.7%的学生会选择这一方式纾解心理压力。此外,有51.6%的学生借助“运动、艺术活动、看书”等方式减压,29.0%的学生选择“玩电子游戏”减压,选择“向父母倾诉”的学生仅占22.6%。此外,仍有16.1%的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会选择“不愿倾诉,隐忍不发”。dmV安康新闻网

“两难”则是:亲子沟通相处难和家校协同配合难。dmV安康新闻网

据调查显示,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高度关注,表示“非常关心”或“比较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家长占95.1%,认为“很少关心”的占3.9%,表示“不关心”的仅占1.0%。但与此同时,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存在“两难”。dmV安康新闻网

在此次调查中,“对孩子有效陪伴倾听不足”的家长占到68.0%,认为“孩子不愿倾诉分享”的家长占28.2%,表示“孩子叛逆,不知如何有效应对”的家长占27.2%,另外,分别有28.2%和17.5%的家长意识到自己“以爱或道德的名义强行控制孩子”“漠视孩子的努力,很少夸奖孩子”。dmV安康新闻网

调查显示,有9.7%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学校不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校合作不密切。家长群体的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多数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空洞的说教,教育效果欠佳。dmV安康新闻网

2.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急诊”通道dmV安康新闻网

记者在报告中看到,在总体发展较好的态势上,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在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学校、家庭协同配合不足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待提升。dmV安康新闻网

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dmV安康新闻网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安康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在乡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中小学生与祖辈或其他长辈一起生活,常年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沟通交流,更容易出现孤独、抑郁等情绪。但是,分城乡看,安康市乡村学校的心理教师配备率却普遍低于城区学校。此外,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依赖性强,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但分学校类别看,安康市各小学心理教师的配备情况次于初、高中。dmV安康新闻网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升学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高度关注,而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全市仅一成以上学校配备有专职心理教师。调查显示,当遇到心理问题时,仅有6.5%的学生会向学校教师寻求心理咨询,仅有3.2%的学生会向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正向引导作用。dmV安康新闻网

三是社会、学校、家庭协同配合不足。调查显示,学校没有充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方法,多数家长不够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亲子沟通不够顺畅。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本局限于校园内部,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发挥作用有限。dmV安康新闻网

从报告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学科所能完成的,需要全方位的整体构建,这就需要建成行之有效的“预防、预警和干预”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提供专业支持。dmV安康新闻网

毕竟,在教育方面是没有“急诊”的,一定不要等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再找心理专家。当孩子还没有完全进入一个角色时,家长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空间,给孩子一个“喘息”的机会。dmV安康新闻网

3.三个建议dmV安康新闻网

报告也给出了相关意见建议,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干预。dmV安康新闻网

首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尽快补齐乡村学校等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及时配备心理教育教师及专业设施,着力解决城乡、校际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从政策方面来看,除增加必要教师编制外,应广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送教下乡”“强弱结对”等活动。借鉴汉阴县“教育心理委员会”模式,深入贯彻“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将心理健康工作辐射于多所学校。从技术层面看,要充分利用钉钉、学习强国等网络交流平台,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可获得性和共享性,使优质资源真正惠及全体学生。dmV安康新闻网

其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重点培养这一重点群体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构建教育教学体系,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构建咨询服务体系,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构建预防干预体系,防范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鼓励学生适时根据心理健康状况主动寻求心理疏导咨询。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为经受过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的青少年及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dmV安康新闻网

第三,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协同配合。学校应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深入与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团体组织开展合作,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继续加大“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培训力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呵护孩子茁壮成长。 dmV安康新闻网

(责编:彭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