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谁持彩练舞秦巴 花样上竹赋新韵
2019-07-17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张俊 吴苏hFj安康新闻网

红是灿灿百合hFj安康新闻网

湘坪厚土积绯色hFj安康新闻网

走进上竹镇湘坪村的百合园,入眼便是一片灿烂的绯红,这是园内百合次第张开的片片花瓣,它们以植株的鲜妍面孔铺陈在湘坪村116亩的土地上。上竹人说,从没见过这么多的百合,过去的人们又哪里舍得在黄土地里栽种花朵。hFj安康新闻网

而今日子丰裕了,土地得以在洋芋、苞谷、麦子都收获的时节喘息片刻,它们见惯了果实挂满枝头,日夜对着浓绿的山丘,上竹人便替土地做主,要让它见见新面孔,把红花花的根茎牢牢扎稳。四个月的时间,这片沃野选择了接纳从南方来的“百合姑娘”,而百合们也没辜负上竹人的期待,在海拔1300米的湘坪村挺直了身子,开得艳如火炬。hFj安康新闻网

夏天已进入盛暑时节,别处的百合都早已凋谢,唯有镇坪,把最美的风景留至此刻。吸饱了雨露阳光的花苞们正肆意绽放在上竹镇的乡野间,等待游人来,遍把嘉卉采。hFj安康新闻网

橙是人影跃动hFj安康新闻网

晏晏欢声笑语时hFj安康新闻网

镇坪县上竹镇首届百合花节的举办,对当地人来说,无疑是比节庆还要盛大的日子。这一天,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了宽阔的村道,田垄间、树丛下……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咔嚓咔嚓的摄像声此起彼伏。hFj安康新闻网

“大姐,你快给我拍个视频,把花都拍进来,我等下要发抖音的。”“哎…哎…这朵花我先看到的,你莫抢嘛……”这样的场景在百合园里屡见不止,尽管当天日光强烈、天气炎热,但却丝毫没有影响镇坪人前来赏花的热情。他们摆出各种pose,或蹲在花田里,或摘下一朵插在鬓边,以碧树蓝天为背景把笑容定格在百合花田。hFj安康新闻网

主办方别出心裁地把花田划分为五个区域,为当地两对金婚老人开辟出的婚纱摄影区,意为百年好合,吸引了很多夫妻、情侣上前合影;三位镇坪老者的太极拳表演,刚柔并济的拳法引得围观者无不拍手称赞;古典乐曲与乡村美景相互映衬的民乐演奏,音乐伴着花香萦绕在湘坪村的上空;还有模特走秀以及镇坪当地的书法家挥毫泼墨,为群众义写书法作品,大人小孩争相排队领取。hFj安康新闻网

百合花美好的寓意、清雅的外形和良好的经济价值成为其在镇坪备受欢迎的缘由,当地人用喜乐的笑声表达对百合花的喜爱,湘坪村也成为当日最热闹的村庄,沉浸在一片欢声里。hFj安康新闻网

黄是大山泽被hFj安康新闻网

最是难忘山珍味hFj安康新闻网

土鸡、腊肉、沙参、细辛……还有镇坪最负盛名的高山洋芋,大山深处孕育出的土货因纯粹、新鲜的滋味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珍品。hFj安康新闻网

家住松林村一组的刘辉从2008开始,就在牛家台的山上养殖牛和鸡、种植洋芋。“我们这的山上植被茂密,还有很多中药材,都不用再给鸡喂饲料,完全散养,所以肉质特别紧实、香味浓郁。”在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高山上,镇坪洋芋是土里的“金蛋蛋”,因生长周期长、土壤内微量元素丰富等原因,使得镇坪洋芋的淀粉含量特别高,口感细腻,回味香绵。当地人了解洋芋的秉性,以土鸡、腊肉作配,运用煎、炒、炖、炸等烹饪手法,把洋芋做出了几十种花样,镇坪洋芋宴成为远近闻名的佳肴。hFj安康新闻网

百合花节当日,上竹镇的农户们把自家的洋芋满满当当地摆在门前,一个个洋芋澄黄饱满,似乎在比谁的个头更大、皮更吹弹可破些。在散发着草木清芬的土壤层下,成熟的洋芋正蓄足了滋味等待锄头将它们带离,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身份走出镇坪,奔跑至千家万户的餐桌上。hFj安康新闻网

绿是乡愁如水hFj安康新闻网

波光潋滟攒晶莹hFj安康新闻网

如果没有山溪清涧,就不会有南江河的一湾好水。化龙山的脉搏深处,山泉从植被的肌理间汩汩涌出,在上竹镇的发龙村转了一个弯,汇聚成竹溪河的源头,在下游与南江河交汇,银丝玉带般缠绕在镇坪的山沟卯峦间。hFj安康新闻网

这方好水让镇坪人润泽、长寿,路旁水沟掬起一捧,沁甜甘美的滋味便直入肺腑。松林村村支书看着昼夜奔流的江河,波动的思维与河流一样变得清澈澄明,他在多年前便着手布局开办矿泉水厂的适宜,今年,他的矿泉水厂全部手续已经批办完成,不日就可投试运营。曾在外工作多年的当地村民周萍告诉记者:“在外面喝的自来水总有一股漂白粉的味道,镇坪的山泉却是纯天然,稍微沉淀一下就能舀着喝,夏天在河里游泳,水又清又亮,连河底细沙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这里的水微量元素丰富,长期喝这样的水对身体也很好。”周萍把上竹镇的水流称为“保健水”,这虽是戏称,却也可以想见上竹人对当地水源的珍视。hFj安康新闻网

为了保护境内的水资源,上竹镇政府严守生态红线,在全镇六个村都建设有污水处理厂,积极落实“河长制”,村民自发成为河道保洁员,因而这里的河道一年四季都清明如镜,绿水长流。hFj安康新闻网

青是山色空濛hFj安康新闻网

长天晓映层林翠hFj安康新闻网

上世纪90年代,上竹镇的发展主要依靠“棒棒经济”和“煤炭经济”,化龙山南麓依次往下,连绵成片的茂密植被是这里的主角,加之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村民连镇都不用出,轻轻松松就能挣到钱。大山慷慨地将资源馈赠给祖祖辈辈生长于此的上竹人,人与自然在微妙的变化中和谐共生。hFj安康新闻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从城市中去,到乡村中来成为一种趋势,上竹人清醒地意识到,他们背靠着的这片黛青色山峦、蓝天下错落有致的山丘弧线,正成为外人眼中弥足珍贵的风景。当地有一句有关赚钱的趣语“要是捡钱像扒拉树叶一样容易就好了咯。”那时村民怕是没想到,有一天扒拉树叶就等于捡钱真的会变成现实。hFj安康新闻网

山外的游客来到上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觉察到这里的天格外蓝、山格外青、空气格外清新,连随手从路旁拽下的树叶子,也是好吃的野菜。村民不再从大山中背木头,而是只采撷叶子和果实,野花椒叶、野芹菜杆、天蒜、五味子等等,这些植株的某个部分,备受游客欢迎,在农家乐里吃了还不算,走的时候还要买上些枝枝叶叶的带回去。用树叶子换红票子,无言的山脉正用另一种方式富足着上竹人的生活。hFj安康新闻网

蓝是人心开阔hFj安康新闻网

集思广益收获多hFj安康新闻网

上竹虽然山多,但一眼望过去却充满了乡野村居的自然美学,村舍俨然,道路平整,街道两旁栽种着蓬勃的月季,家家户户的门前都遍植花果,整体格局看上去既通透又雅致。这当然和村民自小就依赖绿水青山所形成的审美倾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依靠国心镇坪,长寿之乡的品牌力量所塑造出的上竹特色。hFj安康新闻网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上竹的进程,镇政府在挖掘可利用资源禀赋的过程中,充分聆听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整合采纳有利于上竹发展的“金点子”,结合五大措施,把上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乡风文明建设,培育弘扬好家风、新民风,由政府负责,党委班子牵头,群众协同参与,干群一心地保障了乡村社会的活力与和谐。而今,上竹镇的多项产业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贯通了农业供给侧体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hFj安康新闻网

瓦蓝的天空下,勤劳智慧的上竹人,正携手走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虽长路漫漫,但以其上下求索之精神,已得以预见上竹镇辽远广阔的美好前景。hFj安康新闻网

紫是星芒抖擞hFj安康新闻网

银汉窈窕紫薇洲hFj安康新闻网

百合花盛开的当下,整个上竹镇就是一个大公园,在阡陌交通间,自有闲散的游客舒适漫步,人影与花踪交相辉映,在夏季将植物的颜色推向极致的浓稠。但当夜晚来临,整个上竹镇被夜色包裹,只听见风吹过树叶的哗哗声、虫与蛙竞相追逐的鸣叫、南江河昼夜奔涌的脚步。城市的霓虹远离这方天地,手机不再打开,灯火全部熄灭,黑夜的另一种模样开始影影绰绰地显露出来。hFj安康新闻网

满天星斗隔着遥远的光年闪闪烁烁,银河带显出颓红绛紫的色调,仿佛宇宙张开毛孔,却只把呼吸喷洒在了镇坪。对于远离深山的城市来说,星河光辉是看不到的,上竹人却轻易可以赏见每一颗星子,小孩子可以在大人的指点下认识紫微星什么样、天狼星什么样,自然给了他们立体、多维度的的美学与诗学教育。hFj安康新闻网

采访期间,得知上竹镇要规划打造康养小镇,脑海中第一时间闪现出的画面就是人们在黑夜来临时,于村舍院落间搭几张木桌,支几条竹榻,什么都不想,就看看这儿的银汉星河。卸下奔劳疲惫的肉身,让灵魂也好好地在上竹康养一下吧。hFj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