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李焕龙:安康阅读点灯人
2019-06-27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于延琴yay安康新闻网

1981年,高中毕业后的李焕龙在安康县茨沟区景家乡政府担任办公室文书。yay安康新闻网

“那个时候刚改革开放,农民已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主人,可有文化的人太少,有的村连个会计都找不到。我那时候年轻,敢想敢干,在乡党委的支持下,把返乡知青团结起来,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乡文化站、村文化室。每一个村级文化室有两个支撑,第一是个青年民兵之家,第二是扫盲夜校。每周固定开展活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干部,也改变了一大批农民的命运,那时我就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yay安康新闻网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第二年,李焕龙想法筹措资金1万元,办起了“景家乡图书馆”,被当地人称为“馆长”。“yay安康新闻网

书便宜,有的几分钱一本,1万元买的书真是可以用书海来形容,三大间土坯房的书架上排得满满的!”yay安康新闻网

开馆那天清晨,景家乡九年制学校全体师生没有上早操,400多人排着长队来图书馆参观。在一排排新书面前,“孩子都给震住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书,不敢翻。就用手在上面轻轻地摸,轻轻地摸,生怕弄坏了,眼睛里满是惊奇和崇敬!”yay安康新闻网

因为刚建,人又多,没有足够的地方让孩子们看书。有的站着看,有的蹲着看,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看。当早晨第一缕金色的阳光洒在孩子们身上,照在他们那稚嫩而如痴如醉的脸上,李焕龙一个大小伙子的眼泪突然毫无征兆“哗”地流了出来。yay安康新闻网

此后的一生,李焕龙都坚守在文化战线上。先后在安康县广播站、安康市电视台、市文研室等单位工作,其中就算命运之神几次向他抛出了“通向政界”的橄榄枝,他仍然听从内心,他相信文化能影响更多人。yay安康新闻网

时隔33年,2015年8月,李焕龙从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调任市图书馆任馆长,成为真正的图书馆馆长。yay安康新闻网

“很多人都认为我是来养老的,上班喝喝茶看看报,工作上过得去,过几年就退休了。但是过来后,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当前现实及群众所需而言,公共文化服务欠账太多!我知道老百姓有多渴求文化,有多需要文化了。”yay安康新闻网

21世纪,学习型人才成为驱动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标配。学习型人才最大特点是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从理论到实践中革新自我。正因如此,国家大力倡导阅读,从2014年至今,“全民阅读”更是连续6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老百姓通过更多的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yay安康新闻网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怎么样推动引导服务,使‘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成为安康的一种时尚、一种自觉,营造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我是日思夜想,费尽心机!”yay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就任市图书馆馆长后,发现“实情比自己想象中的欠账更大。”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地市级图书馆服务面积要达到1.3万平方米,市图书馆实际面积只有2200平方米,“面积不够,开展活动就受到限制!”另一个欠账在于藏书远远不够,按标准和要求,“安康300万人要达到180万册。”yay安康新闻网

“这是致命的短板。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习惯碎片化阅读,图书馆如果没有好书,品种单一,怎么吸引读者?所以首先要解决藏书不足书品单一的问题。”yay安康新闻网

如何解决?李焕龙通过两条路径来实施:一是通过官方向政府申请资金支持。二是号召民间个人向图书馆捐书。yay安康新闻网

此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政府拨款150万给市图书馆买书。同时按照均等化、标准化要求,筹建新馆以解决服务面积不足的问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2016年一年,社会捐书量就达到7.4万册。yay安康新闻网

“有了资金,我们的原则就是买好书,以此来吸引读者。”李焕龙得意地说:“现在图书馆好书真不少,好多外地读者都来这里借书看。”yay安康新闻网

改革一定会带来发展“阵痛”,但痛过之后才能迎来新生。当阅读推广随着移动互联网真正走进全民时代,对公共图书馆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交互开放、跨界融合的移动互联理念,可以有效打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常规,提高阅读推广的有效性,获得新的更大发展。yay安康新闻网

2017年,市图书馆把位于单位门口出租的公房收回,建了一个全天候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图书馆“安康阅读吧”。 2017年5月18日,安康阅读吧正式开馆,标志着陕南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成立。此图书馆的成立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在服务空间、时间、和借阅方式上的局限,是真正意义上的“永不关闭”的图书馆。一年时间,借阅读者达到8.4万人次,最高日借读量达到4720人次。yay安康新闻网

在李焕龙看来,自助图书馆“安康阅读吧”的开馆,市民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阅读、借阅、归还图书,畅享温馨便捷的阅读体验。不仅有效保障了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还有效盘活了图书馆资源,使其更为高效地流转。yay安康新闻网

今年1月31日,我市城区第二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安康阅读吧东大街分馆正式启用。同时,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在中心城区建成20个全开放、不打烊、高品位的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实体街区图书馆。yay安康新闻网

“可以说一个馆带来了一场革命。”李焕龙说,为满足广大市民的阅读需求,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我市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10县区图书馆实现与市图书馆(总馆)联网,市级与城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市、县、区借阅通道完全打开。这意味着,市民凭借一张借阅卡,便可在全市任意一家公共图书馆办理借书还书业务,实现“一证通多馆”。yay安康新闻网

公共图书馆作为终身学习的大课堂,是推动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促进全民阅读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面对信息载体越来越多元化的实际,图书馆必须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来提升人气,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yay安康新闻网

“丝毫不谦虚地说,我是安康阅读推广第一人,不仅仅是职责所在,也是我作为一个热爱文化的人的担当。”李焕龙说,“图书馆工作人员太少,总共15人,50多岁以上的达到8个。如何来做阅读推广活动?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这也是趋势。”yay安康新闻网

早在2015年10月,李焕龙就组织创建了“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坚持每周六上午集体约读、分享、交流,拥有会员过百人。为了加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市图书馆面向社会组建“书香安康促进会”, 2016年11月5日,“安康人周末读书会”走向自助运行,成为市图书馆的第一个志愿服务团队,目前已是“书香安康”建设的一支主力军。yay安康新闻网

2017年8月6日,“王庭德书友会”成立。李焕龙以市图书馆用“公益岗位”指标特聘的馆员、残疾青年作家王庭德为推手,组织读书活动,宣讲励志故事,传播公益文化,建设书香安康。yay安康新闻网

通过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平台把尽可能多的社会阅读力量连接在一起,突破技术、资源、经费、人才的限制,为公众提供更多有品质的文化服务与产品。yay安康新闻网

“这两个组织每年开展活动有声有色,成效明显。可以说,全市全民阅读活动已在不同层面铺展开来。”李焕龙直言,实践已经证明,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阅读氛围的营造。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社会成员若无自觉和习惯,全民阅读可能就只能停滞于想象层面,这显然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注重‘书香家庭’建设。”yay安康新闻网

今年4月23日,在市图书馆的组织推动下,我市首次公开表彰100个“书香家庭”及520名“研学之旅”征文获奖作者。在此次表彰会上,发布《全民阅读倡议书》和《“书香家庭”建设倡议书》、举办安康诗词朗诵等系列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参与亲子共读。并把今年定为“家庭阅读推进年”,通过力推“书香家庭”建设,推进书香安康、文明安康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yay安康新闻网

“100个家庭,我让每个家庭获奖者都走上台去亮相拍照,把焦点给他们,把荣誉给他们,把尊重给他们!因为,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这100个家庭影响的是一万甚至10万个家庭。”李焕龙说,理想因读书而丰满,多读书、勤读书才能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推力,希望安康有更多的阅读推广人,引导阅读方向,帮助更多人确立阅读目标、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让“全民阅读”成为“全民悦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和生活习惯,为安康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凝聚力量。yay安康新闻网

就现状而言,全市阅读推广的主要对象还是普通读者。无论是让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来促进阅读,还是以图书馆、实体书店、农家书屋为平台,或者举办讲座、朗读、签名售书等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阅读质量。图书浩如烟海,品质参差不齐;网络碎片化阅读、鸡汤文阅读流行。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推广需要有辨识、有态度,让更多好书抵达读者,让深阅读更受欢迎。因此,阅读推广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兢兢业业、精耕细作。yay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自己的阅读点灯人,都能够好读书、读好书。而这,是阅读推广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全民阅读的美好前景!yay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