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雨莎
8期,64次专题辅导;35人次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授课,208个学时;16名基层书记分享经验,24名学员代表发言;覆盖全市所有村,3276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参训……这些数字来自5月9日圆满落幕的全市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培训班。
高规格的“提级轮训”
“不仅有市上领导给我们讲课,还请了省上的领导呢,往日可没这个‘待遇’!”仔细翻看《培训手册》的镇坪县牛头店镇国庆村村主任陈元,话语中难掩激动和喜悦。
“投入了这么大的人财物力给我们村干部搞这样一次培训,市委市政府真是用心良苦啊!”这是旬阳县甘溪镇十字岭村党支部书记安登星发在微信朋友圈的话,配图是他在市委党校门前“实事求是”校训石前的留影。
“高规格”的培训背后,是高起点的组织谋划。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同志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审定方案,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晶华出席开班式,并与第一期参训学员——421名村党支部书记重温入党誓词;市财政安排500万培训专项经费;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扶贫局三家主办单位,市公安、消防、卫健委、市场监管等多家协办单位派员100余人全程跟班做后勤保障。而早在开班前半年的2018年8月,市委选派培训主办单位的8名干部,先后赴四川、贵州等4省7地市调研村干部培训经验做法,组织召开课程设置研讨会、教师备课会、教材编纂会,精心编制培训专用教材、简明讲义、工作手册和课件等,为这次培训做足了“功课”。
本届村干部培训为何受到如此重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迫切需要村干部练就更高强的本领、更优良的素质、更过硬的作风,以顺利承担起解决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成为党在农村基层最忠诚、最坚实、最得力的支撑。
岚皋县佐龙镇蜡烛村村主任杨富斌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场“及时雨”。已经在村上干了15年的他,虽熟悉农村工作“套路”,可随着近几年涉农政策的密集更新,“土法子”早已适应不了“新路子”,这次培训让他这样的老村干部们尝到了“甜头”。
不仅是村干部们,所有关注农村基层的人都盼着这场助推村级发展的“及时雨”,越早来、越强劲,越好!
5月初,伴随省委一纸红头文件,镇坪县率先退出脱贫县序列,这也意味着安康正式迈入脱贫攻坚决胜期。一边是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半年多时间,一边是22.86万名贫困群众要迈出贫困线、9个贫困县要脱贫摘帽,这场硬仗如何打赢?之后村级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及时开展的培训,给村干部衔枚疾进指明了方向。
高品质的“综合配方”
参训的3276名村干部中,有1281名为2018年换届新当选,1332名为初中以下学历,278名是35岁以下,440名是50岁以上。
差异化也意味着众口难调。如何做到统筹兼顾,让培训内容“有营养”、课程设置“对胃口”、方法技巧“好吸收”,必须准确把握需求,研制出科学精当的“综合配方”。
培训班先后邀请来省市组织部领导解读《支部工作条例》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邀请来省市民政部门领导讲解怎样做好新时代村委会工作,邀请来市纪委监委领导以案说纪说法讲纪律规矩、市政法部门领导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农业农村局领导讲发展特色产业、市扶贫局领导讲脱贫攻坚、市委党校教授讲“三变”改革和乡村治理,还邀请来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传授经验等。既有省市领导“高层吹风”,又有基层干部“接通地气”,既有专家学者开启“理论库”,又有镇村干部展示“技能包”,再加上分组研讨、实地观摩、典型示范、经验交流,“安康先锋”微信平台同步推送学习内容等,一套“组合拳”下来,参训学员各补所需,均有收获。
平利县广佛镇广佛村村主任吴大林对村干部经验交流印象颇深。“陈分新同志是基层优秀党员代表,也是优秀村干部代表,他分享了任职期间是如何带领王院村发展产业,实施村民自治,用党建引领各项工作,也介绍了王院村今后该怎样做,我感觉非常符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三变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的教学和讲解,以及现场分享交流,都充分体现了贴近基层、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带队参训的石泉县后柳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晓说,她认为,这次培训紧扣了农村当前工作实际,大伙儿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不仅是师资配备、课程设置上处处让人感受到“用心良苦”,精细管理和优质服务也令这个“配方”增色不少。
全程参与此次培训筹备的市扶贫局干部黄海清,对于现场观摩点工作最有心得,他每次参与现场踏勘,都提醒自己站在学员的角度反复比较,优化线路设计,一定要好了再好。
与黄海清一样,参与后勤服务的市委党校老师赵小勇,也早已将服务流程“烂熟于心”,8期下来,他清楚记得每一个数字:维修桌椅7次共50余张,疏通下水道3次,保障了1000多学员的就餐,张贴座签3360个,摆放桌牌3000余个……
班务人员、医护人员、交警、引导员、驾驶员、食药监管员、消防员等工作人员全程保障,有力保证了历时两个多月的8期培训圆满完成。
高标准的“接棒起步”
吴涛从陕西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新加坡一个培训机构担任了6年培训讲师。去年村“两委”换届,他作为返乡人才当选为旬阳县仁河口镇王莽山村村主任。由于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他对村子发展一时找不到好的办法和路子,村民们对此也颇有微词。
三天扎扎实实的培训,让吴涛“醍醐灌顶”。回村后,他一头扎进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一边动员村民种植优势产业土豆、油牡丹和拐枣,发展家庭农场;一边优化村里各项规章和“爱心超市”积分细则,着力打造村子发展“指挥棒”。吴涛说,这次培训坚定了他扎根基层的信心,他表示,明年此时一定要让村里有个新面貌。
给村干部教方法,还要让他们帮忙找问题。
把每期400名学员分成10个小组,由各县带队的镇组织委员主持,让参训学员们就进一步做好基层工作提意见建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扶贫局安排专人现场听取,是每期培训的“标配”。
直接给上级提意见建议,汉滨区流水镇新堰村党支部书记代永安还是第一次。但他丝毫不觉得拘谨,反而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己在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方面的困扰一一道出。组织部工作人员认真记下并及时就他提出的“上级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大”、“加强为基层减负”等问题做了探讨和相关政策解读。
在8期培训中,市委组织部牵头,通过面对面征集、发放1680余份调查问卷、征求意见表,收集意见建议6700余条,对于基层工作中存在的6类90余条问题,及时反馈相关职能部门。这种直接迅速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的做法,赢得了参训学员的广泛点赞。
“通过培训,不仅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念,还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党支部书记张显华信心十足,“我在争做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的优秀村干部方面,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要始终把责任记在心头,把担子压在肩上,将培训积蓄的力量转换为实干的动能,在安康发展中创新成绩、做新贡献。”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元世在结业式上的殷殷嘱托,为这次内容丰富、安排紧凑的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聚起一团火,散作满天星。5月9日下午,最后一期400余名参训的村主任们,恋恋不舍地走出市委党校大门,他们将与前7期参训的1671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187名村主任一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凝神聚力,再启征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工作斗志,扎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农村广大党员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新时代“聚力”,为新征程“扬鞭”,真正扛起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基层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