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走出产业富民的持久之路
汉滨区农业产业转型做实乡村振兴报告
2018-11-30  来源:本站原创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伟 汪金波)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有着百万余人口的汉滨区,如何搞活农村经济,持久解决70多万农村人口的致富奔小康问题,他们的答案是:做强产业!QeK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汉滨区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综合发展,大兴农业产业,突出谋创新、强产业、补短板、增效益,把产业提效益与农民增收入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发展,产业做实乡村振兴正在成为汉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图景。QeK安康新闻网

土地要活:让黄土生金人定心QeK安康新闻网

农家少闲月,入冬人倍忙。这几天,县河镇牛岭村村民成国田一直没有闲。因为去年陕西省供销企业集团在该村建设牛岭茶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时,他怕入股没保障,就把自己的两亩地一亩入股,一亩流转。一年之后的今年10月,流转的土地拿到了700元,而入股的土地却分到了2916元,后者是前者的三倍还多。实实在在感受到差距的成国田现在后悔了,整天找企业要求把自己流转的1亩地用来入股。用他的话说:“入股的效益比流转好得多,当时还是顾虑太多了。”QeK安康新闻网

土地活则农业活。像成国田一样,如今把土地看作自家财富,在土地上也可以有好的收益,成为汉滨农民的新观念。盘活农民手中的土地,把资源变成资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是汉滨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破解的第一题。近年来,汉滨区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将村民闲置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科学管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有效解决了“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多种不能、少种不行”的人地矛盾。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摆脱土地的羁绊,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解除农民离土离乡的后顾之忧。QeK安康新闻网

土地流转不仅破解了谁来种地、种地效益低这样的难题,更有效激活了各种要素。五里镇白马石村通过土地流转,建成魔芋基地8000亩,贫困户每年按10%的收益保底分红。在园区,农户们忙完自家农活,便可以到园区务工,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大河镇美姐农民种植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入社务工等方式,带动70户贫困户入股,户均增收6500元;牛蹄镇在京康农业园区和阳晨牧业公司的带动下,成立了13家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在册贫困户也由2015年的745户2189人递减至490户1280人。QeK安康新闻网

土地流转“流”出了生机,“转”出了活力。目前,全区各新型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29万亩,带动贫困人口87640人。开展股份合作、按股分红的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放活了经营权,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升了土地产出率。农村资源盘活了,产业扶贫平台搭建起来了,催生了产业规模化发展,贫困农户在产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品味着不同于以往的春种秋收。QeK安康新闻网

产业要强:让特色有规模有市场QeK安康新闻网

11月12日,建民街道办事处忠诚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齐,劳作的人们笑声朗朗。村民刘瑞普正忙着把才采收的新鲜芹菜往棚子外面的车上转移。刘瑞普承包了4座蔬菜大棚,每年收入近4万元。他说:“不但收入比以前大大提高,而且人也轻松多了。现在需要耕地时,公司会用旋耕机为大家服务;需要浇水时,只要在电脑上操作一下,设备就会自动喷淋。”忠诚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斌告诉我们:“忠诚村是传统的蔬菜种植村,但长期以来经济效益并不好。”近年来,安康天瑞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村里的土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布局,建设了蔬菜大棚,将其反租倒包给农户,实行分户经营。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户免费提供生产服务、技术培训、种苗、水肥等。设施蔬菜节水节肥50%以上,可节约人工成本70%以上,而且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农户根据自己需求租赁大棚,进行种植,蔬菜收获后,由公司统一收购,有了统一的商标,进行品牌营销,蔬菜价格也有所提高。QeK安康新闻网

培育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农业,改变过去农民一家一户“提篮小卖”的分散粗放经营状况,使农产品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是汉滨区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有力举措。近年来,汉滨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便利快捷的交通辐射力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实施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生产、科技化支撑、企业化管理,做大做强畜牧、魔芋、蔬菜、茶叶、核桃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航母型园区培育工程、三产融合示范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农民增收基础。QeK安康新闻网

随着政策向园区倾斜、资金向园区投入、人才向园区聚集,全区农业园区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区共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6家,专业合作社1717个,家庭农场147家。建设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实现了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全区共建成5个部级标准化养殖场、7个省级养殖场、10个市级示范场,产业联盟35家,预计全区畜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悠源魔芋、康安魔芋为龙头,建设魔芋示范基地22个,魔芋面积达10.8万亩,预计年产值7.8亿元;以“陕茶一号”为品牌,新建和改造茶叶加工厂8家,SC认证企业11家,茶叶面积达16万亩,产量5620吨,年产值12亿元;以瀛天公司为龙头发展的富硒核桃产业,种植面积54万亩,预计总产15000吨,产值3.5亿元,核桃及饮品加工企业2家;以天瑞塬蔬菜公司为龙头,并引进遵义市农林源食品有限公司、盛华蔬菜加工企业,为蔬菜的销路打开了渠道;以百盛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富硒食用菌产业,已发展香菇120万袋。通过建设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厂、打开营销渠道、打造品牌,实现农产品利益最大化,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诚如区委书记王孝成的概括:我们就是要通过集中建设百万亩林果基地、设施蔬菜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畜牧养殖基地,为工业提供原料,奠定农民增收基础。QeK安康新闻网

主体要优:让农企“联姻”甩开膀子奔富路QeK安康新闻网

农业大区如何向农业强区飞跃?汉滨的回答是延伸产业链条,走产销一体化之路,向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要效益。QeK安康新闻网

走进五里工业集中区悠源食品有限公司魔芋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工人正在赶制订单,为国内外各地客商加工魔芋食品。原本一斤只卖三四元的鲜魔芋在这里加工后每斤售价达四十余元,是原魔芋的十倍。为带动更多的群众种植魔芋,2016年以来,悠源公司在早阳镇店子沟村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建设500亩魔芋种植基地,魔芋种子由悠源公司免费向农户提供,魔芋成熟后公司以保底价收购,至2018年初,悠源公司的魔芋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村农户1000余户4000余亩,形成了种养、加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仅魔芋产业一项,2017年,全镇农户户均增收600余元。QeK安康新闻网

魔芋,这个以前只是一些农民种在房前屋后零星坡地里作为自家饭桌上的小菜,通过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引领,今天已像“魔方”一样成为基地成片、加工成群、富农兴民的新产业。截至目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区共建设魔芋基地5个,建成千亩以上市级魔芋产业示范园3个,魔芋种植总面积已达到8.8万亩。QeK安康新闻网

在汉滨区,和悠源公司一样依托当地资源建基地发展产业带农户的模式,正在各个镇办逐渐推广开来。在早阳镇,两河村46户农户与安康荣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土地650亩、荒山1100亩流转协议,种植富硒荞麦、小麦等农产品,并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生态观光园区;在大河镇,通过在大河社区、兴红社区、同心村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社区工厂+贫困户”、“电商+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金银花、拐枣、蚕桑等产业。目前,已建金银花产业示范园400亩、桑园6000亩、拐枣1500亩。QeK安康新闻网

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协会,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是汉滨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不懈追求。汉滨区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多项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办证、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区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仅2018年,全区就整合涉农资金8.54亿元,用于产业发展资金5.18亿元。QeK安康新闻网

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有效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汉滨区共培育中、省、市级龙头企业36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8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农产品20个,著名商标7个,知名商标3个,名牌产品1个。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汉滨区正沿着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开启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奋进的新征程。如今,放眼汉滨大地,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个个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绿色梦想”在山水间延伸,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绿色画卷,正在汉滨大地上徐徐展开。QeK安康新闻网

 QeK安康新闻网

(责编:刘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