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小敏
年轻干部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其成长关乎全局、影响长远。成长之路从无捷径,根基牢固方能行稳致远。年轻干部要守住初心、锤炼本领、严实作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打牢基础,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扎下深根、向上生长,用青春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
把初心刻在心头,以理想信念校准“航向标”
初心是年轻干部的精神原点,理想信念是前行路上的“定盘星”。对年轻干部而言,坚定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它体现在面对群众期盼时的“马上就办”,体现在解决急难愁盼时的“主动向前”,更体现在利益抉择时的“人民至上”。
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刚入职时满怀热忱,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逐渐消磨初心,把“为民服务”变成“完成任务”;有的面对复杂矛盾时,先想“会不会得罪人”,而非“群众需不需要”。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现松动。反观那些在基层一线赢得口碑的年轻干部,无一不是把初心融入日常:或是顶着烈日为农户讲解补贴政策,或是深夜在社区调解邻里纠纷,或是在项目现场跟进进度确保民生工程落地。他们用行动证明,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与群众的每一次互动中、在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细节中沉淀的“真信仰”。年轻干部当以“百姓心为心”,常问自己“工作为了谁”“成效看什么”,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校准方向,让理想信念成为穿透迷雾的“灯塔”,指引人生航船行稳致远。
把本领练在实处,以担当作为锤炼“硬肩膀”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年轻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过硬本领唯有在实践熔炉中反复锤炼,才能从纸上谈兵的“新手”蜕变为独当一面的“能手”。所谓“担当作为”,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在攻坚克难中学会“解难题”,在应对挑战中提升“执行力”。
当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攻坚等领域矛盾交织,正是年轻干部练本领的主战场。有的年轻干部面对复杂任务畏难退缩,把“没经验”当借口,实则是缺乏“啃硬骨头”的勇气;有的满足于“做过了”,却不求“做好了”,在“差不多”的心态中错失成长机遇。而那些快速成长的年轻干部,往往敢于接“烫手山芋”:或是在产业培育中,从“门外汉”变成“土专家”,带着群众闯市场;或是在应急处突中,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在实战中练就“真功夫”。年轻干部当以“事不避难”的闯劲,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练兵场”,在“做中学、学中做”中积累经验,在“挑重担、扛硬活”中增长才干,让“硬肩膀”在实践中越练越结实,让“真本领”在实干中越磨越锋利。
把底线守在日常,以过硬作风筑牢“防火墙”
作风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年轻干部身处成长关键期,作风上的一点松懈、底线的一次失守,都可能成为“千里之堤”的溃穴。所谓“过硬作风”,不是一时的“表态”,而是融入日常的“自律”,是在每一个“小节”上的坚守。
从近年来通报的案例看,不少年轻干部的堕落始于“小恩小惠”:一顿饭、一瓶酒、一条烟,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最终陷入“温水煮青蛙”的陷阱。这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无小事,底线守护在平时。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工具”,不是谋取私利的“资本”;工作中的“便利”是履职的条件,不是“开后门”的特权。在日常工作中,当面对“人情请托”时,要敢于说“不”;当遇到“数据造假”的诱惑时,要坚持“真”;当处理“微腐败”苗头时,要及时“止”。唯有把“严”字刻在心头,让“廉”字融入言行,在小事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让成长之路行得稳、走得远。
(作者单位:安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